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48|回复: 0

基本药物制度造福群众 施行者期盼财政加大补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江萌 实习生 喻婵 通讯员 朱素芳 刘俊</p>
<p>我省试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将一周年,这场减轻百姓药费、让百姓叫好的医疗制度改革,却令施行者愁眉难展。21日,江汉区政协十三届五次全会上,一份提案引人关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造福了百姓,自身却陷入步履维艰。</p>
<p>售药零差价,最高降幅达60%</p>
<p>2009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我省于今年1月31日进行试点,江汉区等37个县市区成为首批试点。</p>
<p>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包括307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今年二季度,我省为扩大群众用药范围,又新增118种非目录药品。在试点区内,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不得超范围开药,所售的国家及我省共425种药品采取统一询价购买,并实行零差价销售,不赚一分钱,意即所售药品利润全部让利于民。21日,在北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店内,记者比较一年来的价格变化,常用的“连花清瘟胶囊”每盒售价由11.8元降至10.8元、“三九胃康冲剂”每盒由8.5元降至7.35元。</p>
<p>该药店店长王敏介绍,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售价普遍下降10%-20%。甚至有时还倒赔钱卖药。“如中一牌消渴丸进价15.6元,但政府指导卖价14.69元,由于不能高于指导价,只得亏本卖。”据江汉区调查,一年来基本药物的售价降幅最高甚至达60%。</p>
<p>一位前来买药的市民面带笑意,“现在在社区卫生中心买药,贵的一二十元,便宜的几角钱,价格比以前低多了。”</p>
<p>收入锐减艰难运转</p>
<p>药品降价令百姓称快,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愁眉难展。</p>
<p>长期关注医疗的农工党江汉区综合支部主任何建云说,社区卫生中心多为街道医院转制而来,缺乏知名专家,也没有大型检测仪器,患者少,检查、治疗费也远低于大医院。要自收自支,主要靠药品收入。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前,药品收入曾占社区卫生中心业务收入的54%,但现在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基层卫生机构收入锐减。</p>
<p>北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冯廷汉介绍,销售限价只是影响之一。国家基本药物只有307种,而日常用药基本达到500种以上,由于社区卫生中心执行医改后不能超出基本药物范围开药,使部分患者转投大医院,基层售药收入进一步减少。“实行医改一年来,仅我们中心售药收入就从去年的400多万元降至今年的200多万元,现在是艰难运转。”</p>
<p>冯廷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北湖街社区卫生中心70多名职工,工资、办公等各项开支每年约250多万元,还要担负免费疫苗接种、减免看病门诊费用等社会公益职责。目前对零差价售药,财政按基本药物销售额的15%给予补贴,同时对减免门诊等费用另给补助,但每年财政和社保的补贴总费用仅约100多万元。这让基层卫生机构收难抵支,捉襟见肘。</p>
<p>前进社区等部分卫生服务中心反映,医改后职工收入不升反降,长期持续必将影响正常运转。</p>
<p>加大财政补偿力度</p>
<p>何建云建议,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多属自收自支单位,既要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政府的部分医疗免费项目,又必须正常运转,这就需要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p>
<p>该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武汉社会事业重点投资的是教育;未来十五年,将转向重点提升卫生医疗、养老保障的水平。“这是场攻坚战!”14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经费,2011年起进一步提高人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p>
<p>社区卫生医护人员期盼,财政补偿若能洒下更多雨露,医改惠民才能源远流长。</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7-22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