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首席经济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徐永峰 只要花3万-5万元,就能抢占“黄鹤楼”、“便利店”、“专用汽车”等行业门户或企业品牌的移动网站,其抢注的游戏规则是不保护任何商号,先来先得。</p>
<p>导演这一“圈钱运动”的深圳汇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以下简称汇海武汉公司),昨日因涉嫌虚假宣传被武汉工商部门立案调查,这也揭开了“移动通用实名”的冰山一角,其销售网络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至少已有近百位投资人要求退款维权,涉及金额200余万元。</p>
<p>1 头脑风暴变成洗脑风暴</p>
<p>受骗老总叫秘书打的送钱</p>
<p>日前,随州建材公司朱先生向武汉12315举报:8月3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汇海武汉公司,邀请朱先生参加“铸就品牌力量、成就企业未来,融合推动湖北品牌力量高峰论坛”,并称可提供一个分切“百亿市场蛋糕”的机会。</p>
<p>朱先生与好友鲁先生当即应邀参加,本想听听头脑风暴论坛,谁知掉入了洗脑陷阱。一开始所谓专家大讲阿里巴巴、百度的财富故事,又描绘3G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前景,再花了1个多小时不停灌输“移动通用实名”的诱人市场空间,中间还播放精心制作的短片。</p>
<p>汇海武汉公司的人宣称国家商务部、工信部成立“移动互联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而“移动通用实名”是该中心的一个产品,具有权威、规范性,并和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组成了移动互联网知识产权联盟,只要你抢注一个实名,别人在手机上网时就能找到你。</p>
<p>散会后,朱先生与鲁先生被请到重点客户接待室,室内一块大黑板上写满几百个关键词,用于订购注册。有一排工作人员不时通报全国其他会场注册情况,俨然成为全国直播电话会议,工作人员不断高声宣布:某某关键词已经被抢注,在黑板上勾掉并倡议现场人员鼓掌喝彩,营造出一种哄抢的气氛。</p>
<p>买!朱先生与鲁先生被“洗脑”后,挑中了3个关键词,5年使用权共要12万元,其中“黄鹤楼”这个关键词就要5万元。兜里钱不够,现场工作人员当即拿出POS机,朱先生急忙打电话叫秘书打的送卡来,合同都没有签,就刷走12万元。</p>
<p>2 调查汇海武汉公司</p>
<p>多种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p>
<p>朱先生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10月以来,洪山区工商分局多次对位于洪山区书城路北港工业园内的汇海武汉公司进行检查,发现其宣称的多种说法均与实际情况不符,忽悠了不少人。</p>
<p>据调查,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打出了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牌子,但其无法提供证明隶属关系的权威证明材料,而且该中心仅是一个研究机构,根本不是行政机关,无权制定、发布具有全国唯一性、通用性的手机上网域名。汇海武汉公司在其宣传材料上宣扬的“移动通用实名”的惟一性,只不过是在“移动中国网”(mchina.cn)上的唯一性,换一个网站就没有了。</p>
<p>该网站由北京点指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记者通过北京工商部门查询得知,该公司是自然人控股公司,2009年12月9日才成立,注册资本仅200万元。</p>
<p>朱先生对记者称,他花5万元买了“黄鹤楼”以后才知道,必须要输入“http://黄鹤楼.mchina.cn”,才能访问自己的网站,而不是在手机浏览器直接输入黄鹤楼。</p>
<p>工商执法人员在汇海武汉公司检查发现,所谓“移动通用实名”每年使用费为5800元-9900元,5年以上起售。该公司的经营收据显示,今年5月6日-8月5日期间,以信息服务费名义共收取39.8万元,其中最大一笔4.8万元。</p>
<p> 3 工商部门发布警示</p>
<p>当心草台班子浑水摸鱼</p>
<p>据了解,来自义乌、长沙、汕头等20多个城市的上当投资者,目前已成立声讨“移动通用实名”QQ群,据统计涉及金额超过200万元。这些投资人多次向汇海公司要求退款,却拿不回来。</p>
<p>昨日,洪山区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调查显示,汇海武汉公司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项法规,其宣称“唯一性”等说法,涉嫌虚假宣传;此外,打出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然而实际却是鼓励并且实施抢注行为,有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嫌疑。</p>
<p>工商执法人员表示,汇海武汉公司与客户签署合同时,使用分公司的名义和公章,其合同的有效性也存在疑问。</p>
<p>昨日,工商部门已经正式对该公司立案调查,并发布警示:随着3G商用的展开,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给该行业带来了许多新机会,不过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当心草台班子冒用国家名义浑水摸鱼。</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