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我亲爱的儿子或女儿:当我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你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但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当你进入青少年阶段时会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p>
<p>这是写给未来子女的一封信,作者将是云南省范围内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大、中学校必修课“三生教育”将贯穿一项重要内容,即“生命、爱与性的真相”,教材《今生无悔》,来自美国的爱家协会。</p>
<p> 设 问</p>
<p>你会婚前性行为吗?</p>
<p>“设想有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张陌生的床上,知道你已与某人发生性关系,却不知道是谁,这时你会怎么想?”类似看起来尺度较大的提问,出现在了《今生无悔》学生用书中。</p>
<p>除此之外,还包括:你会选择婚前性行为吗?如果青少年要采用避孕工具,应该谁采用?你需要为自己设定什么界限,以保持婚前守贞?如果一个女孩决定堕胎,她需要考虑什么?如果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要考虑哪些可能性?性病的征兆与症状有哪些?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等。</p>
<p>其中,特别设置了一个创意环节,即“给未来的儿子或女儿写一封信”,告诉他们在进入青少年阶段时会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等到结婚后再有性生活,解释为什么守贞能给人追求梦想的自由等。</p>
<p>支 招</p>
<p>面对诱惑时如何应对?</p>
<p>学生用书中特别谈到了“婚前守贞”,认为这是唯一能避免怀孕和传染性病的100%有效的方法,引导青少年学会性自律,避免伤害。其中,还列举了一些在面对诱惑时巧妙拒绝的回答——“如果你爱我,你就会答应我。”</p>
<p>回应: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要我放弃我所珍惜的贞节。</p>
<p>“这很安全,我有安全套。”</p>
<p>回应:你要我拿我的未来和那个安全套打赌?</p>
<p>“你是我唯一想献身的人。”</p>
<p>回应:好!如果我是你唯一的人,那么你可以等到我们结婚以后。</p>
<p>昆明某高校一名学生,刚翻了几页就有点脸红。不过,她认为关于性和爱情的教育对学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引导性,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p>
<p> 动 态</p>
<p>11个省选用云南版教材</p>
<p>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这本源自国外的品格培养教材(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其理念和内容将逐渐渗透全省(云南)“三生教育”课程中,主要是中学(含中职学校)和大学。不过,该批教材不直接发给学生,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仍是此前云南省自己编写的“三生教育”教材。“三生教育”属云南省首创,据云南省委高校纪工委书记杨共和介绍,截至目前,陕西等全国21个省、市、区已在不同范围内积极开展“三生教育”,其中有11个省份使用了由云南省组编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省教育厅还被评为首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生命彩虹最佳组织奖”,以及首届生命致慧突出贡献组织奖。(据《春城晚报》报道)</p>
<p>网友声音</p>
<p> 支持派</p>
<p>应该把性教育抬到桌面</p>
<p>网友“朵朵”:支持把性教育话题写进学生必修课。其实学生一直很想了解这些内容,如果充满好奇地胡乱去摸索,是不懂得真正保护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生理成长的。让学生们以正确途径了解性,比让他们进行“地下活动”,通过录像、网络来了解要安全很多。</p>
<p>网友“Enoch”:非常认同。其实这应该是每一个孩子成长时的必修课。从正规的途径了解正常的事情,是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孩子做的。</p>
<p>网友“阿夏”:支持成为必修课,早就该这样提倡了。提倡忠贞不等于封建,不等于愚忠,告诉孩子们,忠贞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他们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有一个很好的选择,引导青少年性自律。</p>
<p>网友“汨罗江”:“婚前守贞”虽是传统观念,但是并没有过时。性与婚姻息息相关,万一吃了禁果却无法走到一起,心灵可能会扭曲,随后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p>
<p>网友“范儿”:在现代中国,我们大都耻于谈性。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正是因为两性繁殖才使人类不断地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承。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要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性”,也应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性教育。</p>
<p> 反对派</p>
<p>“剩男剩女”婚前守贞有必要吗</p>
<p>网友“风清雾扬”:这是一个特让人想笑的新闻。现在流行晚婚,三十好几、四十好几才婚的多了,都要为婚而守贞么?感觉一下回到了封建社会,眼前出现好多贞节牌坊……</p>
<p>网友“念念”:在这个“剩男”、“剩女”大行其道的时代,如果三四十岁还没有结婚,还要保守贞操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喻。</p>
<p>网友“甜蜜蜜”:如果婚前必须守贞这只能对于女生,而对于男生你又如何监控?请问这是进步还是倒退?</p>
<p>网友“health”:“拒绝婚前性行为”的教育形式,在中学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大学里,已有人生修养课程涉及这些问题,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再做同样的事,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譬如做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辅导报告、学术研究;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学生工作,老师跟学生开会研究等方式;甚至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的方式加以教育。</p>
<p>重复敏感的话题,而且针对性又这么强,很多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就有点反感,这也是该课程引来众多争议的原因。</p>
<p>新闻链接</p>
<p>浙大开婚前守贞培训课</p>
<p>4月8日、4月9日,“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在浙江大学食堂门前接受报名。虽然名额仅约140人,但负责报名工作的浙大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表示,活动报名开始当天下午的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人。</p>
<p>培训内容不是说教,而是通过各类视频资料、小组讨论、隐喻游戏来进行,负责引进推广该项目的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杯子、毛豆、被单等生活中常见的30多种物品,都会在培训中变成有隐喻意义的道具。李先生表示,该培训课已在多个国家进行过推广。</p>
<p>培训时间为两天左右。“拒绝婚前性行为”是这次培训的核心,同时强调年轻人应有“责任感”。(据《今日早报》报道)</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