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本报讯(记者王晶晶)“西服甲醛含量每千克不得大于300毫克”“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 pH值须在4.0—7.5之间”……1月1日起,服装类十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然而,记者走访我市服装市场发现,尽管新国标推行已有三个多月,但大多数商家和市民对此仍然不知情,对服装类商品具体涉及的pH值、甲醛的含量等规定更是知之甚少。</p>
<p> 16日中午,记者在一些店铺发现,很多在售的服装吊牌上极少有标注pH值和甲醛含量。在一些名牌服装专卖店,大部分服装吊牌仍然像以前一样标注“可直接接触皮肤”等字样。在一些小型服装店内或地摊上,部分服装甚至连吊牌都没有,更不用说标注更为严格的pH值和甲醛含量了。在北街一家店铺,老板告诉记者,这些服装是从厂家直接批发的,质量肯定没问题。至于服装国标的实施,该老板表示,没听说过衣服还要标注什么pH值。</p>
<p>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选购服装的市民,他们均表示没有听说过服装的十项国标。</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