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04/201003/./W020100309295773836735.jpg"></p>
<p>图为:陈竺、姜伟新、胡晓义(从左至右)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发</p>
<p>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据新华社电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卫生部部长陈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就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答记者问。</p>
<p>【谈房价】</p>
<p>要控制二套房消费</p>
<p>在回答房价不断攀升的原因、未来房价走势、政府如何采取措施使房价进一步回归理性等问题时,姜伟新说,部分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最主要还是供给、需求和管理上的问题。他说,政府将用多个措施抑制高房价。</p>
<p>首先要全方位增加供给。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大、加快限价房建设,扩大供应范围;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p>
<p>其次是抑制不合理需求。主要是抑制投机性需求,对第二套房的消费要采取经济上的措施,进行控制。</p>
<p>第三是加强管理。增加土地总量供应,包括已经在开发商手里的土地要促其加快开发;切实解决捂盘惜售问题。</p>
<p>未来房价上涨压力大政府抑制房价决心更大</p>
<p>姜伟新说,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房价过高、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信今年房地产市场应该比较平稳。</p>
<p>未来20年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需求较大,而土地供应有限,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但中央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很大。</p>
<p>房价过高会引起不稳定</p>
<p>在回答财政收入和土地买卖的关系时,姜伟新说,不能否认土地价格上涨和房价上涨确实会给地方财政增加不少收入。但同时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任务、责任也非常重。</p>
<p>中央已经给各个地方、各个城市下达任务,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和解决房价过高、过快上涨的责任。</p>
<p>决不允许开奔驰住经适房</p>
<p>对目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着变相福利分房的问题,姜伟新强调,现行经济适用住房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二是适用范围、供应人群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但在实际工作中,确有把它分配给了中等收入甚至是高收入的人的情况。这是不允许的。决不允许“开着奔驰住经济适用住房”。</p>
<p>下一步重点有两项工作:一是要严格审核家庭收入、住房情况等等,建立公示制度;二是扩大范围,允许把经济适用住房逐步扩大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p>
<p>关于住房的空置问题,姜伟新说,空置现象客观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分情况着力加强管理,重点对商品房建成后开发商待价而沽,以及家庭有多套住房造成的空置状况研究应对措施。</p>
<p>【谈医改】</p>
<p>看病难看病贵有所缓解</p>
<p>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效,陈竺表示,根据“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取得一些进展,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加强;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p>
<p>30%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数据显示,很多省通过这样做,使得药价已经降低了25%到50%。</p>
<p>六大项目惠及亿万人</p>
<p>陈竺介绍,卫生部门去年启动了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直接惠及了亿万群众和家庭。已经给3200万15岁以下的儿童免费注射乙肝疫苗。有将近150万的农村妇女得到宫颈癌的免费检查,近百万妇女得到乳腺癌的免费检查。有300多万的农村待孕妇女和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600多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得到补助。21万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见光明。启动了400多万户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建。</p>
<p>在回答农民工异地获得医疗服务的问题时,陈竺说,目前,在保障制度方面,与企业有长期合同关系的农民工由企业缴纳职工医疗保险,灵活就业和刚到城市的农民工大部分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及其他群体的医疗保障的转移接续问题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p>
<p>职业病防治机构欠账较多</p>
<p>对农民工“开胸验肺”案例,陈竺表示,这反映出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历史欠账比较多,诊断能力出现了问题。</p>
<p>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年)》,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中央财政也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补助中西部地区的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p>
<p>职业病防治是维护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核心内容。改善目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状况,要加大企业作为责任主体的责任,地方政府负总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并加强协调;要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要在农民工健康工程中,把指导企业建立农民工健康档案作为大事来抓;要加强对农民工职业安全培训工作。</p>
<p>最后,陈竺呼吁各级政府增加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他说,现在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较低。卫生事业是对一个国家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投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全网的核心所在,要拉动内需、保持经济有持续发展的动力。</p>
<p>【谈社保】</p>
<p>5省事业单位将试点缴养老保险</p>
<p>对于“养老保险公平性”,胡晓义表示,要增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需要依次解决制度从无到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和不同制度统筹协调四个问题。</p>
<p>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制度衔接也是要解决的统筹协调问题之一,中共十七大已经明确了改革方向,就是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我们改革的基本经验,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胡晓义强调,“所以,我们现在在五个省份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希望通过试点,摸索更多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然后逐步推开。”</p>
<p>胡晓义说,去年,国务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几个月时间使1300多万农村60岁以上的居民开始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p>
<p>今年实施医保跨省转移接续</p>
<p>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障要解决统筹协调问题,这包括地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解决跨省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的有关文件,今年还要实施解决跨省流动人员医疗保险转续问题的相关措施。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p>
<p>【谈就业】</p>
<p>三类人群为今年就业工作重点</p>
<p>对于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出现的“招工难”问题,胡晓义指出,这是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一个表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不少经济体为失业率居高不下而苦恼的时候,我国出现了企业用工需求旺盛的现象,未尝不是一种发展中的烦恼。“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区域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的,根据我们的调查,春节以后企业用工需求确实比去年增长了15%。”胡晓义说,如果和前年同期相比,企业用工增长了5%,还是在正常的增长范围之内。</p>
<p>他介绍,全国各地正开展“春风行动”——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以及输出地和输入地供需信息的对接,减少就业过程中的摩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以大学生、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胡晓义说。</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