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7|回复: 0

“最牛班级”是教育均衡化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14: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瞿玉杰</p>
<p>  “做(1)班学生,成一流人才。”这是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2010届(1)班博客上最醒目的一句话。50多个花季孩子也用他们的表现证明了这一点:目前该班54个学生中,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的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继去年4个“竞赛男”联手打造“最牛寝室”后,今年又出现了一个“最牛班级”。</p>
<p>  “最牛班级”究竟“牛”到什么程度,且让数据说话:据报道,2009年清华、北大计划在上海招生人数分别为30人和40人、合计70人,实际招生人数分别为80人和65人、合计145人,达近年之最。也就是说,“最牛班级”一个班保送清华北大的人数,就超过了两校2009年在上海招生计划的一半,接近两校在上海实际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事实上,经过多年连续扩招,清华、北大今年继续扩招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两校在上海的招生指标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p>
<p>  对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和“最牛班级”的学生而言,“最牛班级”的确算得上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是,对整个上海市的高中教育而言,“最牛班级”与其说是一项教育政绩,不如说是教育均衡化之痛,因为“最牛班级”实乃“精英教育”的一个缩影。</p>
<p>  看看“最牛班级”产生的过程:在师资配备上,名师荟萃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必定是优中选优;在招生上,按照中考录取“层层筛选”的惯例,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中,拥有最先录取权,因此选录的学生必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有资格分到“最牛班级”的学生则只可能是“顶尖”的那些人。甚至,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甚至可以面向全国招生,从而将各地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网罗到自己门下。因此可以这样说,“最牛班级”不过是在最好的学校、由最好的老师教出来的成绩最好的学生而已。可以设想,在目前的教育格局下,这样的班级想不“最牛”都很难!</p>
<p>  教育均衡化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将推动教育均衡化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之一。应当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要实现教育均衡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因而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才能达到预定目标。但是,在同一地区、同一城市,实现教育均衡化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决心。因为一所优质学校在很多地方的政府眼里,既能解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子女花最少的钱上最好学校的实际问题,又能作为政府尊师重教的政绩工程。教育均衡化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任何一项改革,其阻力大多来自于既得利益者。因此,笔者以为,推动教育均衡化,应当成为一种国家责任,自上而下强力推进。唯其如此,才能让教育均衡化真正造福广大人民群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8-25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