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0113/../../../html/ctdsb/20100113/..\..\..\ctdsb\20100113\m_58时政综合_2.jpg"></p>
<p>本报记者 耿琳</p>
<p> 放心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p>
<p>昨天下午4时零4分,1.6万元善款打入茜茜爸爸的银行账户,孩子的化疗费终于筹到了。</p>
<p>至昨晚8时,善款已达29762.8元,加上亲戚筹措的1200元,总额共计30962.8元。</p>
<p>茜茜奶奶不用再乞讨了。老人说,以后的日子无论多么艰难,她再也不乞讨了。</p>
<p> 陌生男子捐款1.6万</p>
<p> 隐藏电话不留名</p>
<p>昨日下午,一名男子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询问孩子缺多少医疗费,并核实了捐款账号。</p>
<p>15分钟后,他来电说,已将1.6万元打进捐款账户,请记者转告茜茜家人,不用乞讨了,赶紧带孩子治病。多给的几千元,用于治疗期间的其他开销。</p>
<p>这位好心人的来电隐藏了。记者问他的姓名和电话,但被他拒绝了:“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也不需要知道我的电话。”</p>
<p>记者很感动,但只能向他说声“谢谢”。</p>
<p> 祖孙三代三鞠躬</p>
<p> 感谢众多好心人</p>
<p>昨天,茜茜奶奶毕彩云仍在人民广场乞讨。</p>
<p>下午5时,记者找到她告知了这个好消息。此时,得知善款到位的茜茜爸爸,也带着孩子赶到了这里。</p>
<p>听到善款筹齐的消息,老人再次哭了,不过,这次是喜极而泣。</p>
<p>一家人开始收拾乞讨用品,有些市民围过来。他们说,谢谢大家,治病的钱筹齐了,不用再捐了。</p>
<p>董必胜拉着母亲和孩子对记者说:“我们不知道感谢谁,我们给这些好心人鞠躬,你们帮我们拍下来,请一定发到报纸上。”</p>
<p>接着,祖孙三代人对着记者的镜头三鞠躬(如图)。老人说,感谢所有帮助过茜茜的陌生的亲人们。</p>
<p>自本报5日报道茜茜的病情后,到昨天整整8天,捐款达近3万元,捐款有200多人次,但极少有人留下姓名。</p>
<p>奶奶毕彩云说,多亏大家的帮助,这道“坎”终于迈过去了,孙女有救了。</p>
<p>董必胜告诉记者,母亲每天都很焦虑,夜夜失眠,最多睡2个小时,心里堵得慌,不吃饭,也不觉得饿。</p>
<p>每天晚上,一家人总要将善款数了又数,每晚10点,茜茜爸爸都会到柜员机上查询。</p>
<p>听说奶奶不用乞讨了,懂事的茜茜也松了一口气。她要爸爸和奶奶带她到广场旁的快餐厅玩滑滑梯。</p>
<p>半年了,祖孙三人第一次笑了!</p>
<p>爸爸董必胜说,2.5万元费用,包括第6次化疗医疗费7000元,以及打营养针和其他昂贵的开销。如果感染,每天就要花2000多元。“孩子命贱,用最便宜的药也平安渡过了5次化疗和多次感染,这个坎也不需要用好药。”董必胜坚定地说。</p>
<p>在保证孩子摄入足够营养的前提下,现在,茜茜、爸爸和奶奶3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15元。</p>
<p>应茜茜家人再三请求,本报刊登好心人的部分信息:</p>
<p>蒋女士、贺勇、杨女士、“绿衣姑娘”、王女士、陆奶奶、李女士、三轮车师傅、迎旭小学四(3)班班主任刘老师和孩子们、襄樊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和大学生通讯社60多名大学生、张先生、高先生夫妇、外地游客唐先生、隐藏号码的好心男士……</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