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13/RB011306_5.jpg"></p>
<p> 通讯员 陈剑 记者 严俊杰 实习生 刘慧娟</p>
<p> 向所在企业推荐发明成果被拒,创业初期购买原材料又被骗……经历了太多的迟疑、太多的失败,如今,襄樊市鹏荣公司总经理张少鹏终于展开双翼,搏击长空。</p>
<p> 1987年,正值年轻气盛的张少鹏成为原市刃具厂的一名锻工。出于对企业的忠诚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张少鹏开始为企业研制一种新型刀具。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成功了。可是,当他将成果推荐给企业时,却遭到拒绝。</p>
<p> 1995年5月,张少鹏下岗了。此后,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研制的刀具开发出来。在向朋友借了7000元采购原材料后,张少鹏委托原市电视机厂的维修车间代为加工了他的第一副新型铝合金刀。不久,这位不服输的弄潮儿带着他的产品和全部希望来到河北市场,结果客户对他的新型铝合金刀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即兑付了预定金。</p>
<p> 张少鹏的刀具渐渐被业内人士认可,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1995年下半年,张少鹏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就在这一年,他刚尝到创业的甜头就遭到致命的打击。由于他在襄樊本地采购的一批合金存在质量问题,价值8万元的刀具全部报废。</p>
<p> 8万元的损失让创业初期的张少鹏几乎倾家荡产,但他没有灰心,再次借钱重新采购了一批合金,并连夜赶制了一批产品,将报废的产品换回。没想到,这个举动让他在同行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赢得了良好的口碑。</p>
<p> 1996年,张少鹏正式开办襄樊市鹏荣公司,这是襄樊市第一家福利企业。从刚开始委托他人加工,然后承包他人车间,到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鹏荣公司一路风风雨雨地走过来了,且不断发展壮大。</p>
<p>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给鹏荣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鹏荣公司将目光瞄准了汽车零配件、铸造,从自由铸发展到模铸、从模铸发展到热处理继而扩展到机加工。2009年,公司又制定了“3—5年产值过亿规划”:一期投资800万元,安装630KW变压器,扩建厂房;二期投资1560万元,兴建4栋标准车间、食宿大楼及大型设备;三期重点发展“总成产品”。</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