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13/2999_201001131400361y55e.jpg"></p>
<p> □本报通讯员张光蕊 周喜 记者陈霜</p>
<p> 长期租房办公的高新区新华社区居委会,8日终于乔迁新居,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一大早,居委会工作人员朱正海、陈淑琴正在打扫卫生,5位社区居民走了进来。</p>
<p> 朱正海一看,是刘学英、汪家香、许桂珍、杨常英、张香梅,她们全是社区里的老积极,忙放下手中的扫把,招呼她们坐下。“居委会在外租房12年,现在终于有了家,好哇。”70岁的刘学英老人笑呵呵的,多年来,她和汪家香等老姐妹义务在社区开展计生宣传、治安巡逻、门栋关照等。聊了一会儿,老人们各自从兜里拿出了一个小红包,“居委会搬家,和我们搬家一样,都是喜事,这是我们一点心意。”</p>
<p> “这可不行!”朱正海、陈淑琴连连摆手,他们知道,这些老人每月只有几百元的退休金,她们的钱怎么能收?</p>
<p> 可刘学英、汪家香这些老人发起了脾气:“你们这些年给居民办了不少事,这钱也不是给哪个人的。居委会才换新地方,就买些办公用的东西吧。不收,以后义务巡逻这种事就另请他人吧。”老太太们佯装生气。“谁家没个难处?给居民办事是我们分内的事。”“争执”不下时,有人走了进来——“我想申办低保,您看我符合条件吗?”</p>
<p> 朱正海、陈淑琴忙“丢”下老太太们,查看这位居民的申办材料,又告诉他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送走这位居民后,看到老太太们还整齐地坐在椅子上,朱正海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这样吧,钱,居委会收下,不用来买办公用品,我们成立个帮扶基金好不好?”朱正海的一番话让老太太们愣住了。“我们辖区有不少贫困家庭、残疾人,他们需要帮助。今天,咱们新华社区第一笔帮扶基金入账,谁家有困难,我们就拿这钱帮助谁。”朱正海说,帮扶基金将进行专人管理,收支公示,“春节前,我们就用这笔钱买米、面、油看望低保户等贫困家庭,好不好?”“好!”老太太们异口同声,拍手赞成。“但愿这个帮扶基金能在居民的爱心下‘渐渐长大’,让居民们的热心、爱心能帮助更多的人。”陈淑琴拿出一个小本,郑重记下了帮扶基金里的首笔500元的款项来源。</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