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69|回复: 0

绿色经济让谷城农民增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7 14: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阮班明)“以前,我养 5亩水面的鱼销售非常难。现在,村里树多了,环境改变了,从城里来休闲观光的人多了,我养20亩水面的鱼也不愁卖了。”1月1日,谷城县五山镇农民李华同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发展绿色经济带来的好处。</p>
<p>  谷城在发展经济中重视保护生态与植被,在保护环境中发展经济。该县实施绿色工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引资5.9亿元兴建的白水峪、庙子头等电站,年创效益2亿多元,5万多山民依托库区旅游、养殖摆脱贫困。薤山、南河引资5000多万元开发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年综合效益1.8亿元。目前,谷城水电、旅游、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年产值已达12.2亿元,农民收入的60%来源于此。全县已建成茶叶、油茶、食用菌、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兴办龙头企业68家,网罗全县80%的农户,使12.8万人走上生态致富路。</p>
<p>  同时,该县把沼气建设与农户改厨、改厕、改圈、美化家园相结合,推广沼气化农家1.2万多户,每户年节省燃料开支千元以上,每年减少木材消耗3000多万公斤。全县森林覆盖率由62.7%上升到67.8%。</p>
<p>  凭借生态优势,谷城探索出“一村一品”模式。最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堰河村,兴建集茶叶制作、茶艺表演、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天艺茶庄、银杏山庄,年创综合效益500多万元。小坦山村建成1200亩花卉基地,苗木卖到北京奥运村,农民80%以上的收入靠花卉产业,年收入最高者过百万元。薤山的高庙、红军村,南河的温坪、龙滩村农户靠旅游服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7-28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