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武汉白沙洲大道再次发生地陷 专家:严管超重车</p>
<p>白沙洲大桥货车禁行 记者暗访发现有人“收费放行”</p>
<p>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刘毅 梅军 见习记者陈咏)去年5月,武咸公路改造工程开工,白沙洲大道上将建起高架路。该工程总投资35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p>
<p>让人没想到的是:该工程动工后,白沙洲大道频发地陷,引起交通堵塞、自来水中断等系列后果。据初步统计,去年6月至今,白沙洲大道先后发生过6次路面塌陷:</p>
<p>6月10日,白沙洲大道武泰闸路段发生塌陷,一辆满载黄沙的翻斗车后八轮陷在洞中,动弹不得;</p>
<p>6月17日,烽火村附近路段发生塌陷,一辆卡车爆胎侧翻;</p>
<p>6月27日,烽火村附近路段,一段刚修好、尚未启用的路面出现大面积垮塌;</p>
<p>8月28日,张家湾八坦路出现道路塌方;</p>
<p>11月24日,白沙二路处白沙洲大道快速通道工程工地塌陷600平方米,造成武汉南大门堵车6小时;</p>
<p>12月13日,烽火钢材市场段路面发生塌陷,一根直径600毫米的自来水主水管断裂,近万名居民用水受影响,白沙洲大道因此封闭维修2天。</p>
<p>如此频繁的地陷,使得附近居民纷纷猜测,是不是高架桥施工惹的祸?</p>
<p>A 岩溶地面上的白沙洲大道</p>
<p>据史料记载,白沙洲地段曾多次发生塌陷。1931年8月,武昌丁公庙路段地面塌陷,导致长江堤防溃口,白沙洲一带淹没形成湖塘,后称“倒口湖”。2000年4月,青菱乡烽火村乔木湾发生岩溶地面塌陷,产生19个陷坑,造成10余栋房屋倒塌,大面积农田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成为有史以来武汉市最大的一次岩溶地面塌陷灾害。</p>
<p>据了解,武汉的这条岩溶带,由武昌白沙洲横跨长江一直延伸至汉阳,白沙洲大道就建在岩溶带上。这些溶洞多位于地表35米以下,最高的溶洞高达18米。正因为有着根基不牢的先天不足,此地多次发生坍塌也就在所难免。</p>
<p>专家介绍,地面坍塌是因为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下,无粘结的松散砂层很容易随水进入溶洞中,导致溶洞上方形成“土洞”或漏斗状疏松体。在条件成熟时,发生“土洞”坍塌或疏松体大量进洞而引起地表塌陷。</p>
<p>B 地陷与施工打桩有关?</p>
<p>高架桥施工需进行打桩,频繁地陷是否与此有关?中建三局武咸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的质量安全总监罗建军对此予以否认,他认为该路段本身地质条件复杂,加上过往重型货车的碾压,才加速了路面的坍塌。</p>
<p>罗建军说,由于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钢筋,大型重载货车不断对路面进行碾压,加之该路段两侧有许多钢材市场,常有超载货车出入,这些都加速了路面的坍塌。他坦承,高架桥施工前,该局的技术人员就预计到道路会出现坍塌,在施工过程中也采纳专家的建议,实行钢护筒、路面固化等措施进行预防,但没想到塌陷还是会发生。</p>
<p>武昌区规划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则说,2000年2月,位于这一地段的武汉市司法学校发生塌陷,面积达2500平方米,当时该校正在建楼房;2006年4月,长江紫都花园工地发生地面塌陷,塌陷坑深约10米,两栋在建楼房出现倾斜,事后这两栋楼被拆除,塌陷时,该小区也在进行打桩施工。这些事例表明,地面塌陷与施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p>
<p>C 高架路安全不受影响</p>
<p>据了解,当初在论证武咸公路改造工程时,曾有专家建议在武咸公路附近另选一条线建高架路。但勘探发现,那一条线也为岩溶地形,最后决定仍在原路上建高架路。</p>
<p>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站熊站长表示,目前正在对坍塌点周边民房进行监测,白沙洲大道是否会再次坍塌还不确定。</p>
<p>地陷会不会对高架桥的安全有影响?罗建军说,高架桥桩基有的深达地下100米,完全打过了溶洞的范围,对高架桥的安全不会有影响。</p>
<p>针对目前频发的塌陷事故,中建三局请全国权威专家当高参,制定新的施工方案,目前正进行小范围试验,预计春节后可全线推广。武咸公路改造工程完工后,该局将聘请专家对该路段进行再次勘测,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路面维护等措施保证该路段的行车安全。</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