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96|回复: 0

枣阳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07: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枣阳市位于襄樊东部,介于东经112°30′至113°00′和北纬31°40′至32°40′之间。东与随州接壤,西与襄樊毗连,南与宜城市为邻,北与河南省唐河、桐柏二县相连。市区东距武汉272公里,西距襄樊74公里。境内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78公里,总面积327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枣阳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推行郡县制,枣阳地置蔡阳县,属南阳郡。公元前45年,西汉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上唐(今随州市唐县镇)两个乡置舂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与蔡阳县同属荆州的南阳郡。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后又分蔡阳县东北地带置襄乡县,同属南阳郡。北魏废襄乡县,置广昌县,属广昌郡。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属舂陵郡。唐时地属山南东道,宋属京西路,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清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东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枣阳吴店镇)人。
      枣阳全境有低山丘陵、漫岗、平原三种轮廓分明的地貌。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大洪山余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玉皇项为境内最高点,海拔778.5米;最低点是襄、枣交界处的瓦子岗,海拔70米,构成枣阳水由东向西流的特点。枣阳承雨面积3514平方公里(客水284平方公里),按多年平均降雨量857.7毫米计算,年总水量为31.3亿立方米,径流量为8.3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溪180多条,分为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淳河6个水系,流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滚河为枣阳境内最大河流。大型水库有2座,其中熊河水库总库容为2.45亿立方米,华阳河水库库容为1.23亿立方米,沙河水库为境内最大的中型水库,总库容为7200万立方米。
   枣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极端最高气温日达40.8℃(1959年8月21日至23日),最低气温日为零下15.1℃(1977年1月30日)。年降雨量500至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无霜期231天。主要有寒潮、伏旱、秋旱、秋涝、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枣阳系黄棕壤土向褐土过渡地带。水、旱农田比例为68:251;适宜种植水稻、小麦、大麦、荞麦、高梁、玉米、粟谷、薯类、棉花、花生、芝麻、油菜、麻类、豆类、瓜类、甘蔗、烤烟等农作物。适宜栽培苹果、梨、桃、李、梅、枣、桔、核桃、白果、樱桃、木瓜、石榴、枇杷、花红等果树。
     枣阳地质构造发育良好,矿产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矿产资源30多种,其中金属11种,非金属20多种。金属资源储量最大的是金红石,藏于鹿头镇大阜山,为世界稀有矿,金红石含量535.53万吨,居全国及亚洲首位。金红石伴生矿床石榴子石储量2444.06万吨,居国内第一位,目前尚未开采。金属资源还有铜、金、铂、钯、铁、锰、铅、钒、钛、磁铁矿等。非金属资源有藏于兴隆霸山的辉长辉绿岩,储量2475.56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还有大理石、芒硝、磷、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石、正长石、玉石、矾石、滑石、钟长石、膨润土、盐、石棉等。
     枣阳交通便捷,孝襄高速公路贯穿枣阳东西,经王城、兴隆、吴店、南城、琚湾,境内全长55.46公里,分别设王城、吴店、琚湾三个互通区和出入口。316国道东从随州经随阳进入枣阳境内,西经七方出枣阳进入襄樊市,境内全长59.89公里。寺沙省道(216省道),北起枣阳寺庄,南至沙洋,经清潭向南出枣阳进入随州境内,境内全长72.06公里;随南省道(306省道),东起随州,西到南漳,横穿枣阳市平林镇,境内全长16.6公里;枣新省道(335省道),南起枣阳城区,北至枣阳新市镇,全长33.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8.3公里。县乡道10条210.25公里,乡镇在册群养公路118条  922.87公里,村级公路1578.35公里,全市85%的镇、办事处、开发区贯通二级公路,642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枣阳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雕龙碑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枣阳市鹿头镇武庄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黉学大殿,白水寺,毛狗洞遗址,跑马道遗址,翟家石城遗址,墓子岗遗址,九连墩古墓群,石鼓山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龙碑古文化遗址,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遗址原有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现存面积5万余平方米。遗址于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曾先后进行过5次发掘,获重大成果,在揭露面积1500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3个不同时期的房屋建筑基址21座,窖穴75座,土坑竖穴墓133座,瓮棺葬63座,动物葬23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遗物多达4000多件。发掘证明,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保存较好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九连墩战国古墓群发掘于2002年,共发掘出土文物1100多件,其中有很多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在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为2002年全国最为重要的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6年基本情况:
     枣阳市辖12个镇:鹿头、新市、太平、杨垱、七方、琚湾、熊集、吴店、平林、王城、兴隆、刘升,3个街道办事处:北城、南城、环城,2个管理区(农场):车河、随阳,1个省管开发区:枣阳经济开发区,524个村委会、42个居委会。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92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80公顷。2006年末总人口109.83万人,人口密度为335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09公顷,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2.4‰,人口自然增长率7.01‰,男女性别比为105.9∶100。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0.03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1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第三产业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0∶21.2∶40.8。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7%,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38.45%,比上年增长1.34%。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2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4.73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86%。粮食总产量88.66万吨,比上年增加7万吨,增长8.53%。棉花总面积1.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7.62%;总产量13770吨,比上年增长11.73%。油料面积1.93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7.34%,总产量55022吨,比上年下降21.95%。专业种植蔬菜面积9980公顷,比上年下降11.13%;总产量82.497万吨,比上年下降4.24%。茶叶总产量218吨,比上年增长2.35%。水果总产量23.756万吨,比上年增长0.9%。畜禽肉产量13.159万吨,比上年增长33.16%。禽蛋产量33678吨,比上年下降8.11%。生猪出栏78.6万头,同比增长8.26%;牛出栏88374头,同比增长0.86%;羊出栏270845只,同比增长4.07%;家禽出笼1856.82万只,同比增长11.84%。水产品产量44471吨,同比增长5.44%。造林面积2273公顷,比上年增长70.5%。12月下旬,枣阳市被国家农业部授予2006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标兵”称号。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051万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9422万元,比上年增长47.4%;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5845万元,比上年增长56.5%。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37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8.3%。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4391万元,同比增长20.91%;工业增加值78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7%;实现销售收入215378万元,同比增长21.57%。
     全市利用境外资金6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10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2%。全市招商引资项目276个,比上年增长22.12%;招商引资额达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有自营出口企业22家,其中新增2家。全市实现社会品消费品零售总额3739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4025公里。其中,过境高速公路1条56公里,国道1条60公里,省道3条146.14公里,县道15条合计293.24公里。货物周转量8.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6%;旅客周转量7.4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完成12个村(场)40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农村通公路村比重达96%。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426万元,增长59.8%;电信业务总量16558万元,增长14.1%。年未固定电话用户13.76万户,比上年增加7400户;移动电话用户16.5万户,比上年增加2.6万户。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旅游总收入1.29亿元,增长3.12%。
     全市财政总收入39940万元,同比增长15.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015万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国税收入1747万元,增长21.4%;地税收入9325万元,增长8.9%;财政收入9943万元,增长9.195。财政总支出87407万元,增长19.79%,其中,本级财政支出78160万元,增长18.07%。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78.49亿元,比年初增长18.4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为61.73亿元,比年初增长20.3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6.48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全市保险企业发展到17家,实现保费收入1.7亿元,上交税费350万元。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23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858人,农业技术人员941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4所,在校学生14.4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7.06万人;小学179所,在校学生6.59万人。全市有专任教师9386人,小学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到100%。6月,7365人参加高考,比上年增加34人,上省线人数6833人,上线率为92.8%,高于全省平均数11个百分点;15563人参加中考,比上年增加1437人,是历年来参加中考人数最多的一年。
     全市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89万册,展览馆1个,专业演唱歌舞团体1个,城乡电影院9座。3月15日,投资30多万元、建筑面积246平方米、馆藏图书8.5册价值300多万元的村级图书馆——火青图书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黄火青的家乡——新市镇火青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累计建立图书、科技、文艺等类型的文化中心户达到400多户。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启动,有线电视、微波电视用户突破5万户。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妇幼保健院1个;病床床位1709张,卫生技术人员299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85人,注册护士791人。枣阳市为2006年全省新增2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之一。49.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64%。全市卫生系统业务收入达1亿多元。市财政投入192万元建设192个甲级村卫生室。
     全市全部职工年人均收入为82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2元,比上年增加355元,增长10.39%,其中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为1128元,比上年增长2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53元,比上年增加305元,增长5.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5%。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4%、47.0%,城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33.21平方米、36.88平方米。全市有5432户12281名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发放“低保金”1100多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向特困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129万元,大病救助1420人(次),救助资金230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人员达1797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3.24万人,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4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25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2.15万人。
     枣阳市十大亮点:  
     1、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故乡。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担任此次任务的航天员之一聂海胜是枣阳市杨当镇樊庄村人。
     2、金红石储量位居亚洲第一。储藏量达2.49亿吨,位居亚洲第一。
     3、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度居亚洲第一。兴建于1988年的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6200米,干渠长5400米,居亚洲第一。
     4、摩擦材料产销量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二。有摩擦材料生产企业20多家,产品品种达20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8万多吨,是全国四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5、枣阳市水果产量居湖北省第一。有“湖北水果之乡”、“桃之乡”之称,盛产桃、梨、李、苹果、葡萄等,水果产量居湖北省各县市第一,仅桃子年产就达15万吨。
     6、“章陵”牌面粉产销量居湖北省第一。枣阳金华麦面集团是全国面粉生产“十强企业”,生产的“章陵”牌系列面粉,口感好,质量优,自1998年以来,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居湖北省同行业第一名。
     7、“金兰集团”是全国首饰界第一家企业集团,也是襄樊市第一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号称“湖北黄金第一家”。
     8、“湖北省第一汽车运输大镇”兴隆镇。拥有大小运输车辆2100多台,其中长途货车700台,短途运输车1400台,月运输量15万吨,年运输量达200万吨,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上交利税1个亿。
     9、雕龙碑文化遗址是全国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古房屋建筑遗址。
     10、九连墩战国古墓群是2002年全国最为重要的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9-17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