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城市有了文化才有生命力,才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让人魂牵梦萦。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竞争力决定城市竞争力。当前,文化竞争力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襄阳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经过2800多年的积淀,以汉水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古城文化、佛教文化等为代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襄阳要留住文化的根和魂,更加注重在文化引领中彰显城市魅力,提升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重点场馆,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全市上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大大增强。但是也应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留住文化的根与魂,要加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要重视历史文化元素的注入,推进襄阳古城墙和万里茶道节点申遗工作,推进仁义巷、陈老巷、东津古镇、襄樊码头等恢复性修建、保护性修缮。传承文化,并不是要一味地照搬旧规、模仿古人,而是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只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才谈得上光大传统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留住文化的根和魂,要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事业要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要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具有襄阳特色的优秀作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实施形象提升工程,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讲好襄阳故事,唱响襄阳声音。
留住文化的根和魂,要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优势只有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传承文明、创造财富、促进发展的作用。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等融合发展,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要加强襄阳文化产业园、襄阳智慧文化创意园、樊城创意产业园等平台建设,造就一批文化名家、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培育一批骨干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演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产业,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襄阳日报报评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