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风雨长亭坐一坐
——记樊城开明书店
□马小军
随着互联网的冲击,快餐式阅读已成了上班族和学生闲暇之余,消磨时光的一种便捷方式。记得木心有句诗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但现在的日色似乎变得很快,快到不能从容地面对周遭琐事,快到不能平心静气去读一本大部头名著,快到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
经常有人会问:“有什么方法能使自己身心放空,不再浮躁?”襄阳是文化名城,山水宜人,春风十里,偶尔抬头看云,或泛舟于汉江之上,都可以得小自在。有人喜静,像我,念书时成绩不好,遇到老师批评,喜欢独自去书店坐一坐,哪怕只是发呆。看海明威,看泰戈尔等等,安静地躺在书柜上,就有一种莫名的宽慰。
开明书店就是我常去的地方,现在也有了分店,在樊城。相比于襄城店,我更喜欢这里,穿过广场的天桥,累了,就可以坐下来歇一歇。樊城店附近没有学校,所以在学生这一客群方面,比襄城的新华书店与开明书店都要少许多优势。自己也曾在武汉某书店做过店员,所以了解这个行业的不易。位置要佳,服务要好,活动要丰富。樊城店似乎不得地利,但我却偏偏喜欢这里的清静与素雅。人民广场又属于商业地带,樊城的开明书店独居于此,俨然成了这里的一个精神高地。
第一次去樊城的开明书店是在午后,路过时忽然瞧见四个大字的招牌,挂在二楼,在阳光下,只要与“书”有关的,都是那样的耀眼与迷人。抬头望去,又与周围的商业招牌名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路上车水马龙,匆匆忙忙,而这边“我自岿然不动”,仿佛在耐心等候每一个有缘的读者。当时的心情,就像柳宗元偶然发现小石潭一样。
书店居于二楼,它的安静,让你走路挑书时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扰醒每一个沉睡的灵魂。从走进开明的那刻,你的烦躁,郁闷,和刚刚经历的三十多度的高温,都立刻冷却了,仿佛自己生活在别处。诗歌,随笔,小说等等,种类繁多,挑一本自己喜欢的,点杯咖啡,坐在椅子上或地上,阅读,发呆,恰如诗人李元胜写的那样: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香港作家董桥曾这样形容实体书店:“书店再小还是书店,是网络时代的一座风雨长亭,凝望疲敝的人文古道,难舍劫后的万卷斜阳。”像开明书店,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是这样的一座风雨长亭,但这里没有告别,只有遇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