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时会有一家“襄阳书店”
□西子林

这个创意估计是值不少钱的。但我现在显然是没能力开的。于是就写出来给大家看,说不定有人用得着。
你说,实体书店日子已经有些艰难了,还会有人再知难而上吗?这个倒也难说。而且网上若是有个这样名字的店,其实也是很醒目的。
有吗?似乎还没有。
“襄阳”这个词,本身是很有书卷气的。有文气儿。“襄阳”后面加“书店”两个字,珠联璧合,读起来很舒服。
其实不想举什么个例。非要举一下的话,如襄阳的标志性建筑昭明台,那是与一个人——昭明太子联系在一起的,但更是与一本书——《昭明文选》联系在一起的。若是没有那本书,估计便是太子,也没那么有名了。你想想,历史上有多少太子,有多少青史留大名的。(看到这儿,你不会又想开个昭明书店吧。开个玩笑。)研究三国的重要参考书《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那也是襄阳人所写。《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楚辞章句》甚至《全唐诗》等等,那都是与襄阳有很多,有些是很重要的关联的。
“襄阳书店”有与别的书店不同的地方吗?当然是有的。
“襄阳书店”至少可以经营这样的一些书:襄阳作家写的书,包括襄阳书画家的作品(销售这个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与襄阳有关的书,包括介绍襄阳的书,和提到襄阳的文学与文艺作品,以及相关的书(比如金庸武侠十五部,那必然应该收全的,虽然里面只有几部提到襄阳);与襄阳有关的文创作品(如各种旅游纪念品)等。因为名叫“襄阳书店”,当然相关的书的品种应该是最多最全的,外地人来到这里买书的话,这个书店,或TA的连锁店,当然是首选。
当然也可以进一些高端的书,和少数的还算有品位的畅销书,作为补充,和“补贴”。
把襄阳的作家的作品聚在一起,绝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可否认,并非每部著作都是顶级精品,但那作品显然都是各有特点各有千秋的。
襄阳的作家还是有这意愿的。也曾经在位于樊城一桥头附近的一家书店里设过襄阳作家专柜(西子林自己的一本书也有幸在那里摆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可惜,先是整体挪到了不那么醒目的位置,再就因为改革的缘故,还是撒掉了。也可以理解,书店的经营压力也是很大的。不能不考虑畅销不畅销。
因此一个事情看咋去理解,和咋去运作。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情怀与经营并非是完全的不能统一。
当然,如果真要开这样的书店,也还要先有实力的。能不在乎可能的“亏损”。
而且还存在一种可能,即虽然取的这个名字,但开起来之后,进去了看,却完全不是想像的那回事。出现那样的情况,则浪费了这个名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