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春天的下午
□张晓娟
我知道,在这个走向春天的下午,你都在。
实体书店数量的萎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依稀记得,儿时为了图方便经常去广场的三两家书店里看书,买些教辅资料。后来,再去淘书时发现原来儒雅的书店不知何时已变成琳琅满目的商场。
在移动终端碎片化的阅读和电商的双重冲击下,到实体书店阅读买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似乎更多的人不问其他,更关心科技、物质、娱乐、金钱等更为具体的事物。有人感慨: 书籍将死,书籍真的会像进化一样直至消失吗?
并不然。
在敲碎无数键盘的今天,应该让身心和书店来次邂逅。实体书店追寻的是人与书的相遇,网购图书更像翻牌。无论是从感官还是途径来讲,实体书店更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我们在书架间挪动,更多的可能不是为了某本书去看书,而是去发现有没有喜欢的或者看看有什么书,实现心灵与书籍的触碰。决定买一本书时,可能更多的是因为翻阅了喜欢文字的风格排版,或是因为某句话,或是因为内容,或是图书的包装等等的不确定因素。而手机购物软件上就不一样,你能看见的就是书的包装,或是偶尔可以试读几页。也许有人会说,我可以下载电子书,抛去下载目标和对人体的辐射来说,电子图书终究不及纸质图书有感觉。
走进实体书店,带来更多的是一种无声的感动。无论装潢、服务、书籍种类、陈设,都可以感受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智慧,感受到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姿态,看似无形却有形。在店里你可以感受纸张的温度,可以呼吸着书卷的香气,可以细细咀嚼文字。这是何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呢?
寻一个温和不燥热的午后,觅一家书店,选一本喜欢的书,坐在书店一角,一杯下午茶,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