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胡定平 潘建军)2011年1月1日新春,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一辆白色越野车沿沪渝高速公路转道219省道一路急驶,缓缓停在了积玉口镇永乐村移民安置点。</p>
<p>搬迁至潜江后的移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时刻牵动着市委书记朱汉桥的心。当天上午9时许,朱汉桥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尹本武、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茂文一行来到永乐村移民安置点,和移民们亲切座谈,倾听意见,向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p>
<p>219省道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徽派建筑群惹人眼目。为服务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去年9月初,352户共1421名武当山特区移民搬迁至此开始了新的生活。</p>
<p>“老乡!新年好!”朱汉桥一行来到移民周天奎家时,他和家人正坐在沙发上惬意地看着电视。屋子里,崭新的家具、液晶电视、冰箱、整体橱柜、大理石西餐桌……俨然一个小康之家,让人倍感温馨。</p>
<p>“新年好!新年好!”紧紧握着朱汉桥的手,今年36岁的周天奎一脸的激动。</p>
<p>“家里有几口人?在新家生活习不习惯?家里还有哪些困难?……”接过热情的女主人王胜平递过来的茶水,朱汉桥和周天奎促膝交谈起来。</p>
<p>“我们一家共三口人。这次搬迁时,妻子的两个姐妹共7口人也全来潜江了,岳父就在隔壁住,照应非常方便。村里的2000多亩大田政府已在我们来之前就帮着种下了小麦,一点也不误农时。”</p>
<p>“江汉平原雨季多,移民新村的排污以及农田排灌设施落实得怎么样了?”朱汉桥关切地询问一旁陪同的积玉口镇党委书记、镇长叶倚虎。“镇里已投入18万元新建了一座22千瓦的泵站,移民区生活排污和雨水排滞问题完全可以保障。”叶倚虎回答道。</p>
<p>如何让安家下来后的移民们生活有保障,能发家致富是朱汉桥一直牵挂的事。不久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在各移民点精心组织了专场招聘会,并选派农技专家进村入户开展了系列农技知识指导,得到了移民们的交口称道。一直在广州、江苏等地漂泊打零工的周天奎夫妇此次也在包保干部的介绍下找到了工作,春节后就将到市内的一家机械厂打工。“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一千多块。离家又近,可以管老管小。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帮扶,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提到新的工作岗位女主人王胜平笑容满面。朱汉桥笑着鼓励他们:“看到你们的日子红红火火我由衷地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靠自己的勤劳带头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p>
<p>当得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在移民点做到了全覆盖,朱汉桥表示满意。他动情地说,移民们为舍小家、顾大局,为国家的重点项目工程作出了巨大牺牲,力所能及的帮助移民们解决事关利益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移民们病有所医有了保障后,下一步,市委、市政府还将向省委、省政府申请,统一解决大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大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朱汉桥的一席话引来大伙一片掌声。</p>
<p>“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多大了?”抚摸着周天奎家小女儿的头,朱汉桥慈爱的问道。今年9岁的周梦茜,目前在离家1公里远的青阳移民小学念三年级。当他了解到孩子上学经过的路段还没有划斑马线时,他当即对在旁的公安局负责人说:“不少移民点紧临交通要道,在完善公交线路、建好侯车亭等设施方便移民出行的同时,人身安全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市公安局要迅速组织专班,在移民出行道口设立好醒目的交通标识牌,并划定好减速带、斑马线”。</p>
<p>随后,朱汉桥又关切地询问起移民的文化生活。 “为丰富移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委宣传部已安排文化部门制订了春节送电影、送戏到移民点方案。同时,市委组织部、市移民局等部门还利用党费和相关工作经费为每个移民点订阅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潜江日报》等党报党刊,以方便移民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致富致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尹本武向朱汉桥介绍道。</p>
<p>屋外,北风料梢;屋内,春意浓浓。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早已把周天奎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p>
<p>“来,给叔叔伯伯们表演一个节目。”随着朱汉桥的鼓励,大方的小梦茜一首刚学会的儿童英文歌曲《My Bonnie》引来大伙一片喝彩,新年的喜庆写满了每个人的脸庞。</p>
<p>沿着漂亮整洁的移民新村穿行,屋旁,地里的小麦已吐露新芽;路边,返家小憩的青年移民们正喜笑颜开的谈论着彼此的打工收入;村头,满载着各类家用电器、日常用品的小货车被孩童们围了个水泄不通……3个多月过去了,远离故士的移民们最初的疑虑和不安已被潜江新家干群们的务实与热情慢慢化解,他们,已融入到了幸福的新家。</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