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i.hj.cn/XYWB/20110104/WB010406_2.jpg"></p>
<p>田崇先和老伴在整理抄写的册子 本报记者肖斌摄</p>
<p> 75岁的市规划局退休干部田崇先不打牌、不下棋,却对写毛笔字情有独钟。为了充实退休后的生活,并践行“对子孙后代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法,他花4年多的时间用毛笔楷体字抄写了《毛泽东选集》。</p>
<p> 昨日上午,记者应邀来到田崇先的家中采访,只见阳台上的凉床上,铺满了他抄写的《毛泽东选集》《大学》《中庸》等手稿。所有的抄写手稿选用的是黄色的毛边纸,大小犹如小学课本,每一面的毛笔楷体字都书写得工工整整。</p>
<p> 田崇先讲,他喜欢写毛笔字,之所以抄写《毛泽东选集》,一是喜欢毛泽东的著作,二是给儿孙树立一个好榜样,就是只要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在抄写《毛泽东选集》前,田崇先花两年多的时间,用楷体尝试抄写“四书”及自己写的一本文集,共10万多字。在有一定的基础后,2006年7月,田崇先正式动笔抄写《毛泽东选集》。</p>
<p> 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田崇先除生病休息外,每天抄写不止。抄写过程中,老伴濮月英也给了田崇先不少支持,她总是默默地将纸裁得大小合适,然后放在他的案头。</p>
<p> 在磨损41支小毛笔后,总共86.5万余字的《毛泽东选集》1-4卷于上个月底被抄写完。田崇先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抄写《史记》。</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