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牛泰</p>
<p> 我采访了很多大灾大难,坦率地讲,面对生离死别,我有些麻木了。</p>
<p>我曾3次采访黄老师,每次都噙满泪水。这不是矫情,是发自肺腑的感动。</p>
<p>今年10月,学生代表到谷城县人民医院看望黄老师。一看到学生,黄老师就与他们拥抱,继而老泪纵横。</p>
<p>师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来到走廊上,摘下眼镜,擦拭眼角的泪水。</p>
<p>今年10月,我第一次走进黄老师的家。他的妻子邹庆菊憨厚地说:“家里穷,让你见笑了。”我环顾四周,发现家徒四壁,泪水再次打湿了我的眼睛。</p>
<p>采访时,质朴的乡亲从没有华丽的词藻,他们说的最多一句就是:“把娃子交给黄老师,我们放心。”</p>
<p>昨日,南河镇千余名学生冒着寒风,含着泪花,夹道等待黄老师归来。灵车驶过,悲情流淌,我的泪再次溢满眼眶。</p>
<p>黄老师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小牛,记者一定要反映老百姓的呼声。这句话将永远激励我。</p>
<p>我想对黄老师说:在我眼里,您是一名采访对象,更是一位教我为人做事的前辈。</p>
<p>现在,您离我们而去,但我知道,您一定记得我,永远都朝着我微笑。</p>
<p>黄老师,但愿天堂里您不再操劳!</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