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邹琪</p>
<p> 我是今年4月知道黄老师的事迹的。听说,他自购驳船摆渡学生的事迹要拍成电影,于是,我带着敬仰来到了南河镇。</p>
<p>春暖花开,山青水秀。那时,在温坪村教学点,我第一次见到了黄老师。</p>
<p>那栋小楼里,我第一次看到几个年级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课间,煤炉上的水烧开了,黄老师赶忙将水倒到暖瓶里。放学时,他先去敲响门口的铃铛。</p>
<p>就在之后不久,黄老师被查出患上了肝癌。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已是近半年之后。</p>
<p>今年10月,我再赴谷城采访黄老师,他竟然还记得我的名字。我感叹他的记忆力。</p>
<p>根据安排,我要完成与他的对话。那几天,我希望他会有富有哲理的语言,但我“失望”了。</p>
<p>为什么选择当老师?为何39年坚守讲台?他的回答总是寥寥数语。</p>
<p>我守在他的床前,与他聊天,拉家常,他的话多了一些,但语言依旧质朴。</p>
<p>27日,得知黄老师去世的消息传来,我十分意外。上次离开时,他还拉着我的手,请我到他家做客。</p>
<p>坚守讲台,笑对病魔。黄老师是平凡的,但所有的平凡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伟大的“鄂北师魂”。</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