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朱玲 通讯员张司飞)中部地区要发展,需着力打造包括武汉城市圈在内的“中部金三角”。昨日,中国中部发展论坛在汉召开,与会专家就中部地区加速发展的可持续性给出了建议。</p>
<p>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论坛由武汉大学举办、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承办。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的总体发展思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p>
<p>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可云教授指出,中部地区经济总量所占份额已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未来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中部地区大三角核心区。</p>
<p>张可云表示,“中部金三角”是指由中部地区位置接近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同组成的经济区域。建议统一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推进市场对接,整合产业资源,发挥区域优势。</p>
<p>中部经济V形反转可否持续</p>
<p>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施鹏 陈军)中部经济在“十五”时期下滑,“十一五”触底攀升,呈现明显的“V”型反转。这是昙花一现,还是具备可持续性的强势反弹?在与会专家眼中,中部地区犹如一头大象,其未来发展的舞步难以预测,“V”“N”“W”三种图形走势均有可能。</p>
<p>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指出,科研转化能力不强、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是中部工业区重新崛起的一大尴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未来中部崛起维持动力的关键因素。武汉未来要重点培育科技资源的转化能力,重新擦亮“武汉造”这一品牌。</p>
<p>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可云分析,从反转强度方面来看,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不错,但其内部各省的反转强度还存在较大差异。从反转质量分析,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全国GDP中占比虽然明显提高,但中部地区人均经济水平与全国相比的差距未能缩小。</p>
<p>张可云认为,中央政府继续支持中部是必要的。政府在发展中一定要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共同发展,并要理顺重点地区区别对待和城市圈一体化进程的关系。</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