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62|回复: 0

诗词嵌入凸显大片文化韵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见习记者 喻钦涛</p>
<p>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p>
<p>这是前日全球公映的年末大片《非诚勿扰Ⅱ》里,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川川在爸爸的人生告别会上为他朗诵的一首诗《见与不见》,其优美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意境,让影片增色不少。</p>
<p>这首诗的作者名叫仓央嘉措。或许是因编剧对其诗词的喜爱,《非诚勿扰Ⅱ》的片尾曲《最好不相见》,也是改编自仓央嘉措的《十诫诗》。</p>
<p>诗词就像眼睛点缀在电影里,不仅正剧如此,很多喜剧也喜欢如此。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台词就有历史上唐伯虎本人创作的《桃花庵歌》,《隋朝来客》里有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大笑江湖》里有海子的《面朝大海》。</p>
<p>正在热映的《让子弹飞》就有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那个年代最著名的词、最著名的歌。电影尚未开场,背景就响起了这首歌,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p>
<p>甚至在恐怖片《聊斋――阿英》里面也有改编自苏轼诗词的歌曲《水调歌头》,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有些电影因为诗词而让人难忘,有些诗词也因电影而被更广泛的传诵。</p>
<p>针对电影里面的诗词文化,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赵丽华认为,“影视受众广泛,里面嵌入诗词,跟嵌入广告一样,有利于诗词在大众间的传播。”</p>
<p>在传统文化被冷漠的现代社会,新的传播形式更有利于向年轻一代传播古典文化,延承传统文化精髓。</p>
<p>部分网友则认为,“影视作品里面的诗词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文学韵味,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诗歌的嵌入也要恰如其分,生搬硬套反而会有损电影的情节与意境,破坏了影片的整体美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9 21: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