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98|回复: 0

武汉发布长江隧道健康报告 否认天价维护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12: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湖北日报讯 (记者严运涛、孙滨、通讯员萧凡、实习生周伟)一年有2000万辆汽车在滚滚长江下穿过,分担江城22%的过江流量,通车近2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昨日,武汉长江隧道公司首度发布“万里长江第一隧”健康报告:长江隧道有效缓解过江交通压力,运行状况良好,结构安全受控。</p>
<p>作为武汉耗资20亿元打造的一条过江通道,长江隧道不辱使命:自2008年12月28日开通以来,总共有3800余万辆汽车通行。其中,今年元月至11月,隧道通车总数已达1928万辆,日均6.1万辆,接近满负荷运转,分担了武汉过江车流量的22%。</p>
<p>头顶一江水,不少司机担忧长江隧道安全。武汉隧道公司介绍,运行近2年来,隧道内的排烟、排风、消防、供电、监控等系统运行良好,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控制在环保部门标准的一半以下、设计标准的三分之一以下。每天凌晨1时至5时,都对隧道路面和边沟进行清洗,每2个月清洗一次隧道墙面。120个探头可监控隧道每一个角落。今年下半年以来,隧道内开展了20多次的火灾、反恐演练。每年3次监测河床变化,并对隧道的变形、沉降、渗水等进行定期监测。</p>
<p>此前,有消息称长江隧道维修成本大,水、电、监测、人工等一年得花8000万元,相当于8座大桥的费用。武汉隧道公司昨透露,目前,长江隧道的年维护运营成本约1700万元,比长江大桥的1000多万元贵不了多少。</p>
<p>隧道三患</p>
<p>湖北日报讯 (记者 严运涛 孙滨 通讯员 萧凡 实习生 周伟)违禁者“闯”隧道,通车之日即是拥堵之时,隧道管理缺乏法规支撑……昨日,武汉长江隧道公司称,“万里长江第一隧”暗藏三大隐患。</p>
<p>●2万违禁者“闯关”</p>
<p>行人、电动车、自行车,违禁者频频“闯”长江隧道,已司空见惯。</p>
<p>隧道公司称,近2年来,平均每天有3名行人、32起非机动车闯入。而隧道呈“V”形,道路狭窄,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温度高,极易发生危险。</p>
<p>“隧道公司没有执法权,只能劝阻,但很多人根本不听。”隧道公司副总经理时剑介绍,曾经有一名行人强行闯入隧道后,隧道中控室通过广播多次警告提醒,劝其迅速离开隧道,但他硬是在隧道内“6进6出”。</p>
<p>据悉,长江隧道的出入口共有8个,预防“闯隧道”行为较困难。隧道公司建议,交管、治安等部门加大宣传、处罚力度,阻止行人、非机动车进入隧道。</p>
<p>●进出口不畅:通车即拥堵</p>
<p>通车之日即是拥堵之时,长江隧道的尴尬境地,引来社会关注。2008年底,长江隧道通车后,大量车辆涌入,日均流量超过5万辆,通车不久就频频堵车。目前,隧道的日均车流量已攀升至6.1万辆,达到设计流量。“事故频发的主因之一是通行不畅,导致车辆走走停停,而交通事故发生后更加添堵。”时剑说,隧道开通之初,主要是武昌往汉口方向早高峰堵车,而现在是早晚高峰、甚至平峰时双向都堵车。</p>
<p>长江隧道堵车根源在于两岸进出口不畅,这一问题不能解决,车流量已经饱和的隧道将不堪重负。时剑介绍,在隧道汉口大智路出口处,受京汉大道、解放大道和香港路疏解能力限制,一直拥堵不堪,而此前设计的跨解放大道立交,目前还未提上议事日程。</p>
<p>在隧道武昌出口处,因沙湖大桥施工,经常拥堵。更严重的是,随着明年沙湖大桥通车后,隧道武昌方向的车辆将急剧增加,若没有相关措施进行疏解,隧道的车流量很快就会超出设计流量。</p>
<p>时剑建议,城建、交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快相关工程建设,及时研究完善两岸交通疏解方案,并协调长江大桥、二桥的交通管制。</p>
<p>●隧道呼吁“保护区”</p>
<p>电缆被挖断、外部积水险些“倒灌”隧道……长江隧道通车以来,多次发生“意外”。</p>
<p>隧道公司介绍,长江隧道多次出现隧道结构上方堆砌建筑垃圾、在隧道保护范围内施工,造成隧道内结构缝渗水,邻近施工方挖断隧道供电、通信电缆。今年6月,武汉遭遇14年同期最强暴雨,因邻近工地施工破坏排水管,隧道友谊大道出口严重渍水,差点就“倒灌”水淹隧道。</p>
<p>“长江隧道急需设立保护区。”时剑说,目前长江隧道的管理依据只有武汉交管局发布的一个交通通告,在隧道治安、反恐、结构安全等方面还需厘清权责。</p>
<p>时剑建议,相关部门参照上海、宁波等地经验,设置隧道保护区,尽快出台长江隧道相关管理办法,将隧道纳入法制管理,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切实保护隧道主体结构、风塔变电站等附属设施以及电缆等供电、通信设施,确保隧道安全。</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0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