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2/..\..\..\ctdsb\20101222\m_48版35中_1.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2/..\..\..\ctdsb\20101222\m_48版35中_2.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2/..\..\..\ctdsb\20101222\m_48版35中_4.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2/..\..\..\ctdsb\20101222\m_48版35中_3.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书记、校长齐光伟</p>
<p>图为:《鹤舞楚天》进京演出照</p>
<p>图为:心理拓展训练</p>
<p>图为:直笛专场音乐会</p>
<p>通讯员胡涛 吴永峰</p>
<p>徜徉在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的操场上,鲜花盛开,绿草如茵;驻足于三十五中的荣誉室,一个个闪着金光的奖牌,一张张飘着墨香的奖状,不由让人从内心发出由衷地赞叹!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学校,在短短几年中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笔者走进学校进行了深入的采访。</p>
<p>二次创业</p>
<p>让年轻名校再现风采</p>
<p>三十五中成立于1994年,建校十余年来一直以教育教学质量高而誉满襄江两岸,是城区一所久负盛名的热点中学。但在2004至2006年的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8月,樊城区教育局党委将时任二十一中校长的齐光伟调到三十五中担任书记、校长。而此时的二十一中,学校发展正处于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p>
<p>临危受命,如何尽快掌控大局、聚拢人心,齐光伟深思着这个问题。上任伊始,他并没有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一头扎进教职工队伍中,通过和教师们促膝谈心,一起来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一同商量学校发展的对策。校长的坦诚和尊重,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校长带给他们的希望和未来。找准症结后,齐光伟提出了“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思想并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今,老师们找出了让三十五中发展状大的根由,并响亮的喊出了“最能吃苦,最能奉献、最讲团结、最讲效率”的三十五中“四最”精神。</p>
<p>身为校长的齐光伟深知,一个学校发展的怎么样,关键得靠一支作风精良、敢管善管的干部队伍。于是在思想统一之后,他下大气力狠抓了干部队伍的建设。他身先士卒,坚持早到晚归;他深入一线,就教学与老师们交换意见。他在中层干部中推行“竞聘上岗制”及“任期述职制”,让干部处于职工的监督之下。很短的时间里,一支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出现在教师们的面前,老师们开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2006年中考,学校考入四中、五中的学生只有95人,而到了2007年,考上四中、五中的学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达到了149人,2008年,高分人数更是名列全市第一,而教学质量的回升也再一次让社会感受到了这个年轻名校的风采。</p>
<p>人文关怀让教师每天快乐工作</p>
<p>在三十五中,当天如果有教师过生日,那么上午第一节课后的广播里必然会响起生日祝福歌,门口的蛋糕房会将蛋糕送到过生日老师的办公桌上。谈起为何要这样做时,齐光伟校长说:“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高期望,让教师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校长,就更应该在管理中多给教师一些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教职工才会以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p>
<p>送蛋糕只是学校表达对教师关怀的一种方式。为了让老师们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学校工会每个月组织一次年级组间的对抗赛。为了让教师们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教师的家属中开展了评选“十佳贤内助”的活动,并在每年的“三八”节组织这些家庭外出游览。教师生病住院,工会总是第一时间登门看望。教师家有难事,学校领导会积极帮忙解决。</p>
<p>2009年末,学校投资3万建成的校园视频可视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对校园公共领域的24小时实时监控,为学校的安保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2010年,塑胶运动场的建成,更是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外在形象。近几年的暑假,学校总会挤出资金,让优秀的教师们到祖国大好山河中去放松身心,忘掉工作的烦恼,养精蓄锐以便下一学年的工作。</p>
<p>为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近几年来,市三十五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升级和教师办公设施的改善,先后建成了电子备课室,微机室、语音室、练功房、实验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教职工文体活动室等,添置了大量教育录音录像带、投影片,为每个教师更换了新的办公桌椅,并先于行政处室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为了让老师们有更多精力与时间用于自我发展,学校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写无价值文字材料,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其教学业务水平进行区别对待,这其中有的要求详写,有的则可以略写,有的实行免检,有的则要求必检,从而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不同水平上都得到了发展。</p>
<p>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让教师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在这种宽松与舒适的环境中,也让教师们全身心的投身于学校二次创业的大潮中。</p>
<p>搭建舞台</p>
<p>让年轻教师迅速挑起大梁</p>
<p>名师有“轰动效应”,同时也有“带动效应”。一个学校如果有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就能大大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教师的整体素质,正是基于这种发展理念。在任职的这几年中,齐光伟校长不遗余力的为教师成名成才铺路搭台,造就了一批在全省都颇具盛名的师资队伍。</p>
<p>“推门听课”激发年轻教师自主提升力。在三十五中,中层以上干部可以事前不向老师打招呼就进班听课。这一夯实课堂教学的硬招,让学校领导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家常课,及时了解了一线教师真实教情,也让教师们对自己每堂课的教学都不敢马虎,努力将工夫花在课前,让精彩走进课堂,从而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的目的。</p>
<p>“青蓝工程”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历程。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担当起“挑大梁”的任务,学校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将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明确要求年轻教师每两周向指导教师上一节汇报课、写一篇说课稿、交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并在每学期对结对教师进行捆绑式考核评价及排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有效的推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教学比武”推动年轻教师间互助同行。每年的10月是三十五中的“教学比武月”。这项活动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互动方式,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们有了显露才能的机会,教师间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助互学之风。“搭建云梯”铺就年轻教师成名之路。为方便教师工作,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投资60多万元装备了全市一流的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展演室和大型学术报告厅,形成了“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上练,推出去比”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在这种“一人唱戏、众人搭台”的环境中,一大批青年教师开始在本学科中崭露头角,涌现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谢昌玲、国家级优质课教师韩云峰、吴涛、刘一飞、韩阳、康玉芳等优秀教师。</p>
<p>目前在三十五中,国家级优质课教师有9名,省级优质课教师有27名,市级优质课教师有42名,省级骨干教师有3名。谈起这些数据,齐光伟校长的脸上就流露出自豪的神情。他经常在全校教师会上说:“你们能唱多大的戏,学校就给你们搭多大的台。”由这句普通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名年轻校长关注教师成长的情怀。</p>
<p>品牌战略</p>
<p>让艺术教育成为靓丽风景</p>
<p>打造品牌,提高声誉,是学校教育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基于“出品牌,求优质”这一思路,学校先后投入了专项经费30余万元用于添置艺术教育设备和组织教生外出学习交流。学校拥有一流的多媒体教室、美工创作室、艺术体操室,1名国家级优质课教师、3名省级优质课教师、6名市级“四优”获得者的艺术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学校极力倡导学生们在艺术方面“选一门、学一门、成一门”,并积极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有展示特长与成果的机会。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包含书画、手工、摄影、小品、曲艺、器乐、舞蹈等十一项比赛的校园主题艺术节,每年的艺术节闭幕式都成为了校园视觉的一场盛宴。其间,学校出资为喜爱竖笛的学生举办了两场专场演奏会,为喜爱书法与摄影的学生举办了两期的“艺术百家讲坛”,并成功承办了襄阳市首届“米芾杯”行草书大赛,让走艺术特色之路的办学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师生心中,让充满活力的艺术教育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p>
<p>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正是有了平日的厚重积蓄,才换来了今天的累累硕果。2007年,学校演讲协会在全国演讲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2008年,大型舞蹈“鹤舞楚天”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上荣获银奖。2009年,学校直笛乐团在香港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中捧回金奖,在全国首届教师直笛重奏合奏比赛中取得二等奖。2010年,学校演讲协会在“丹霞山杯”全国演讲大赛中荣获了团体特等奖,直笛乐团在“蒲公英”第十届全国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中喜获乐器类团体金奖。“碧草芳天多俊秀,和谐校园育良才”。走在三十五中的校园,你会看到教学楼大厅上方的电子屏每日都在更新,各种名言警句激励着师生共同进步;操场围墙上两幅巨大的名校介绍,引领着师生们在教学上奋勇争先;每个教室外墙面的书画作品,给师生们以艺术的熏陶。这种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默默地塑造着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晨钟暮鼓勤耕耘,春华秋实总有报”。在三十五中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热潮。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中国特色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优秀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原襄樊市文明单位、原襄樊市首批“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原襄樊市科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每年都为市四中、市五中、市一中、市三中等省市重点高中输送大量的优秀生源。</p>
<p>在三十五中的荣誉室,我们感悟着三十五中的成长史。这里记载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体现着学校师生的拼搏和进取,蕴涵着社会各界的鼓舞和期望,展现着学校众多的荣誉和成绩。置身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聆听师生们豪情满怀的话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三十五中,还会谱写出更为瑰丽的乐章,书写出让人不忘的奇迹!</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