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94|回复: 0

图文:千年襄水河,期待巧梳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1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22/..\..\..\ctdsb\20101222\m_47南渠_1.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襄水河一景 记者卢亚明 摄 </p>
<p>本报记者耿琳 冉小平</p>
<p>  南渠,又称襄水、襄渠。《水经注》沔水篇记:“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与汉水一样,襄水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她见证了襄阳城几千年的沧桑巨变。</p>
<p>恢复美化襄水河,使之成为集防洪、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画廊,已被纳入襄阳“十二五”规划,是全面提升襄阳中心城区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p>
<p>探访</p>
<p>昔日“龙须沟”,如今似玉带</p>
<p>  昨日下午,记者徒步探访了南渠。她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岘山脚下,沿着环城南路和胜利街逶迤前行、时隐时现,有的渠段在马路边,有的流淌在居民楼前。</p>
<p>沟渠里的水,因污水流入而显得浑浊,但多处渠段已经完成清淤、扩挖、硬化工程,两岸铺上了水泥路面,“小水归槽、洪水漫滩、两岸绿化、堤顶休闲”的景象雏形初现。</p>
<p>市南渠大李沟整治开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渠起于襄城区凤凰村,至观音阁入汉江,全长14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区扩张,南渠除了承担排洪功能外,还要负责排泄废水、污水和城区内涝积水。</p>
<p>由于种种原因,南渠过去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整治,过水能力不足,防洪标准低,渠道杂草丛生、淤积堵塞,水质污染严重等,一度成为襄阳的“龙须沟”。</p>
<p>1988年,襄阳曾对南渠进行过简单疏挖改造。2001年至今,市委、市政府先后分三期治理南渠,耗资几千万元,完成了南湖宾馆后泄洪闸至603桥等处的清淤、扩挖、渠面硬化工程。</p>
<p>如今,南渠的防洪功能已得到大大改善,“十二五”期间恢复襄水河,襄阳需要做的是恢复其生态、休闲、观光功能,使之成为真正的城市景观画廊。</p>
<p>溯源</p>
<p>李治和讲述襄水史,50年前这里是湿地</p>
<p>  今年70岁的老人李治和是地道的襄阳人。身为历史特级教师的他,堪称襄阳历史的“活字典”,他研究襄水河历史已有30多年,收集了明清时期的多张襄水河地图。</p>
<p>李老介绍,3000多年前,汉江进入襄阳城区曾是三江分流格局:中江是今天的汉江;南江是从万山以下的老龙堤(现三桥附近)流经岘山北麓汇入中江,是襄水河的主要水源;北江则是七里河的前身。此外,襄水河靠山的河段被称为檀溪,檀溪的源头在岘山凤凰山。</p>
<p>谈到襄水河的历史,李老如数家珍。他说,襄水河畔光历史遗迹就有30余处,马跃檀溪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水经注》有襄水的历史记载;据考证,孟浩然、张继均出生在襄水河畔……</p>
<p>明朝前,襄水河河道有30多米宽,部分船只从观音阁进入襄水河,到檀溪,经过凤凰山、黄家湾、桃花林,运送物资到南漳。</p>
<p>明朝时,老龙堤江堤修建完成,与襄阳城贯通,南江来水被阻断。襄水河开始被称为南渠、襄渠,她从此不再承担运输功能。真武山下曾出土过船用铁锚,10年前在此出土的明朝石碑也记载称,此地曾是渡口,并禁止在此处伐木。</p>
<p>李老回忆,50年前的襄水河两岸是连绵15公里的湿地,有河流、湖泊、树木、大雁、天鹅和鸳鸯鸟。“渠,是人工导流的标志。河、溪才是自然形成的。”李老说,因为襄水河的水少了,需要导流。</p>
<p>遇到暴雨,岘山北坡的水流量很大,襄水河沿岸形成了30多个水塘,烈士塔广场前的湖泊就是仅存的水塘之一。</p>
<p>展望</p>
<p>美化襄水首在截污</p>
<p>  目前,襄水河是襄城区排洪、排涝、排污的重要沟渠。春冬季节以污水为主,流量极少,约为2―3立方米/秒;夏秋汛期,她则要承担上游山洪排涝功能,遇大水后,瞬间可成为波涛汹涌的河流。</p>
<p>市城乡规划局市政规划科负责人杨晓东表示,襄水河的污水主要集中在凤凰村至烈士塔段,此处尚未安装截污干管。“美化襄水河,首在截污。”杨晓东介绍,近年来,市政府加大了投入,修建襄城截污干管,襄水河中、下游部分区域污水,已收集至观音阁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p>
<p>此外,市政府还在实施隆中片区污水收集工程和内环线南段雨污分流工程等,可较好地解决整条河流的截污难题。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截污工程完善后,襄水河不再“藏污纳垢”,但冬春时节她将出现断流情形。</p>
<p>为形成活水,目前,相关部门考虑的方案有2套:一是在襄水河北支渠附近,引入汉江水;二是污水得到整治后,将襄水河与护城河贯通。</p>
<p>根据设想,“十二五”期间,襄水河将建成集防洪、生态、休闲和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画廊。</p>
<p>近日,市规划设计院正在加班加点设计该河景观规划方案。一位刘姓规划师表示,在满足基本的排洪功能后,将对襄水河进行整治,终极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条旅游线路。</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0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