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襄阳市七中民主路校区八(二)班 李梦婉</p>
<p>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p>
<p>――题记</p>
<p>我初识竹,缘于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巧,离家不远的城墙边,有几丛竹,郁郁葱葱,连成一片。从此,闲暇之余的我,常徜徉其间,流连忘返。</p>
<p>春节后不期而至的一场大雪,仿佛又把人拖回寒冷的冬天。我冒着严寒,漫步城墙边,看到平时挺拔苍翠的竹,也被大雪压弯了腰,心中不免有几丝怜惜。怅惋间,突然看到从地上冒出的一股绿意,我的心情随之变得舒畅起来。那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竹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她就已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她便会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清明一尺,谷雨一丈”,正是对她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仔细观察她旁边的细竹,尽管被大雪所压,但依然青翠欲滴,笑迎风霜雨雪。她们身上流露出的那不屈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我想,只要太阳一照,她们就会再次挺拔向上,直冲云霄。眼前的困难只能压倒她们一时,不能压垮她们一世。她们不会自暴自弃,会依然活出生命的精彩,让竹子精神代代相传。</p>
<p>望着眼前这片浅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这四句诗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竹不开花,清淡高雅。既不像她身边的花草,春来争奇斗艳,哗众取宠,冬至则纷纷凋零,销声匿迹;也不像其周围的树木,春夏伟岸挺拔,盛气凌人,秋冬却落叶纷飞,形销骨立。而竹,一年四季,一直固守着那份浓绿,虚心劲节、朴实无华。她们心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求闻达于茅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在都市的角落里紧密团结,默默生长,年复一年,终成气候。想到这里,我忍不住俯身去触摸这点嫩绿,感受她那颗跳动的心。</p>
<p>坚韧与淡泊,该是这青青翠竹绵延千年的魂。她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我会用一生去细细品味。</p>
<p>指导老师:王木真</p>
<p>评分:48分</p>
<p>点评:作者用一颗细腻的心去感悟竹的坚韧与淡泊,立意较深;大量的引用,使语言非常丰富;与花草树木的对比,使竹的形象更为突出。不足的是视觉不够独特,创新不够。</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