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news/xwhbyw/../ctjb/ctjbsgk/ctjb05/201012/./W020101215317478330457.jpg"></p>
<p>道路拥堵,车辆违停是原因之一 (记者戴辉摄)</p>
<p>楚天金报讯 (记者戴辉 叶纯 通讯员黄进明 王威)提要:缓解武汉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案,作为今年政协一号议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日,武汉市交管局负责人来到市政协,专题汇报排堵保畅情况,十多位武汉政协委员在充分肯定交管部门排堵保畅工作的同时,围绕交通拥堵提出不少建议。</p>
<p>更多路段明年禁左</p>
<p>交管局政委王斌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干道优先,减少交织,尽量限左”的原则,交警分别对建设大道新华路口、香港路马场角路口等500处路口、护栏开口实施精细化改造;对汉正街、三民路、万松园、香港路等4个区域的19条道路实施单向通行,对74个路口限制左转,如武珞路、中山路等,这样大规模的禁左举措为武汉历史上所没有。</p>
<p>一些政协委员表示,禁左对于交通畅通作用明显,应该还要让更多路段禁左,在区域内形成一个“微循环”,比如黄鹂路和中北路的路口,禁左后,黄鹂路、中北路、岳家嘴、梨园、东湖路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微循环”,尽可能地畅通道路。</p>
<p>市政协副主席黄蔚堂建议,如今武汉有大小5000多个工地,明年应该对一些路段加大交通管制措施,比如一些通往发展大道的支路,完全没有必要左向通行。交管部门应该分时段、分地段实行禁左、单向通行或分单双号通行措施。对此,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明年将会有更多的交通管理措施出台,更多路段会禁左,保障主干道通行。</p>
<p>人为添堵要加大处罚</p>
<p>一些政协委员认为,部分司机和行人法制观念淡薄,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比如司机开车,看到前面堵车,不是按规矩在后面排队等候通过,而是非要开到对向车道去抢道、超车,还有的行人翻越护栏,在不该过街的地方通行。这些事例看似很小,却会让本就拥堵的武汉道路再添堵。</p>
<p>市政协副主席李传德更深入分析,武汉的交通违法成本很低,导致许多司机和行人敢于冒险违法,在香港等地,司机和行人的不文明行为,会受到重罚。建议交管部门加大对交通违法,尤其是拥堵路段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p>
<p>对此,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交警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是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及渣土车,共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5.16万余起,行政拘留3801人,比去年增加八成,明年将继续加大处罚力度。</p>
<p>严禁占用公交专用道</p>
<p>在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坚持公交优先,开辟公交专用道成为许多政协委员的建议。民盟的政协委员说,中北路、青年路等不少路段有公交车专用道,但白天由于一些道路施工,不少小车“鸠占鹊巢”,占用公交专用道的现象很严重,导致公交车优先不起来。因此,交管部门应该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对在高峰时段占用公交专用道的非公交车进行处罚。</p>
<p>黄蔚堂还提出电动车在道路上随意穿行的问题。他认为,对武汉50万至70万的电动车,要纳入交通管理。他还建议,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限制政府的公务用车,城区内的公务员上班,提倡不坐小车,改骑绿色环保的自行车上班,减少城区道路的拥堵。</p>
<p>避免“打围不干活”现象</p>
<p>“汉口范湖的地铁站一打围就是7年多,到现在都没有竣工,人为增加一个堵点,如果没有那么早干活,完全没有必要先打围,占用机动车道这么久。”政协副秘书长刘金燕对少数“打围不干活”的现象提出意见。</p>
<p>尽管有的工地因为各种原因进度缓慢,被有的政协委员戏称“只有开工日期,没有竣工日期”,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打围后不严格按照计划的工期施工,导致一些闹市区的路段车辆长时间绕行。因此,政协委员们建议加大对工期进度的奖惩考核力度。</p>
<p>交通信号灯设置应合理</p>
<p>有的政协委员提出,有的路段信号灯太密,比如育才学校门口不远处,就有两个信号灯,还有的路段为了照顾大单位,在很近的距离设置多个信号灯,这些都影响了车辆通行速度和道路的畅通。因此,道路信号灯的设置,应该尽可能地科学和合理规范。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明年将随时根据车流的情况,调整信号灯的长短。</p>
<p>链 接</p>
<p>武汉机动车过百万辆</p>
<p>交通拥堵明年暂难缓解</p>
<p>武汉交管部门昨日介绍,除立交、市政、地铁等施工路段外,武汉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还比较突出。武汉机动车保有量增幅迅猛,每年保持15%以上的强劲增长势头。截至11月底,武汉市机动车已达103.1万辆,与1994年(19.7万辆)相比,增长423.35%。同时武汉正处于骨架道路和轨道建设的叠加施工期,建设项目多、施工周期长,道路负荷能力有限,交通需求供给的矛盾将在明年继续显现。</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