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04/201012/./W020101214306213015878.jpg"></p>
<p>12月10日,汉口百步亭文卉苑经适房项目登记现场 记者李辉 摄</p>
<p>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苏永华)昨日,得知汉口百步亭文卉苑经济适用房预售登记结果后,购房人魏喜枝形容自己有点“窃喜”:一共744套房子,登记选房的却只有844户,摇号中签几率超过88%——她的住房梦很可能就要圆了。</p>
<p>进入12月,武汉经适房迎来上市高峰,目前已有4个项目、3171套房源上市。按照年初目标,本月还将有多个项目上市,房源总量将达到约1万套。</p>
<p> 集中摇号致扎堆上市</p>
<p>本月10日,百步亭文卉苑经适房登记首日,魏喜枝和丈夫顺利登记到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p>
<p>按照武汉市年初计划,今年计划上市经适房项目17个,除部分房源预留给拆迁户或作为廉租房源外,剩下约1万套对外摇号销售。为督促落实,各区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任务具体到各完成多少套。</p>
<p>不约而同,各区都将经适房上市时间定在年尾。10月底,武昌区迎宾家园率先供房200套;11月底开始,汉阳区惠民苑二期1443套、青山区东方雅园784套、百步亭文卉苑744套房源相继上市。本月内,还将有多个项目上市。</p>
<p>一些购房人问:前十个月望穿秋水,到年底又让人眼花缭乱,经适房能不能均衡一点上市?</p>
<p>武汉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人士解释称,从去年开始,经适房改为按区销售,而不再按项目销售,每个区每年集中摇号一次。至于具体房源,要综合各区拆迁及廉租房情况,往往到年底才能落实。此外,各区的年度考核中,落实保障性住房情况是个重要指标,也是各项目赶在年底上市的原因。</p>
<p>可消化近半持证家庭</p>
<p>2005年底,武汉开始实行经适房摇号销售,前几年经适房供需比例一般为1:6至1:10。2006年底,青山区经适房项目新安小区甚至创下1:50的供需比纪录,绝大部分申购者失望而归。</p>
<p>目前,武汉市持有经适房申请资格证的家庭共2万余户。如果今年约1万套经适房如期上市,可解决全市近半持证家庭的住房困难。</p>
<p>其中,江岸区有持证家庭1091户,而该区百步亭文卉苑供房744套,意味着可解决大部分持证家庭的住房困难;汉阳区有持证家庭近3000户,而该区惠民苑二期已推出1443套经适房,再加上本月下旬即将推出的十里和府经适房项目,大部分持证家庭的住房困难也将得到解决;洪山区持证家庭仅100多户,而最近登记销售的东方雅苑供房184套,甚至大大超过需求。</p>
<p>武汉市房管局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该市经适房项目都是面向全市销售,单个项目总是供不应求。实行分区销售后,市民就近购房更方便,中途弃购大大减少,对尽快解决居民住房困难有利。</p>
<p>冷热不均现象让人忧</p>
<p>相比以前,现在经适房好买多了,但一些购房人却高兴不起来——部分项目越建越远,购房人普遍担心入住成本太高,“周边配套设施不全,将来上班、孩子上学都不方便。”</p>
<p>如武汉市今年首个上市的经适房项目——武昌迎宾家园,位于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8号,200套房源仅卖出96套;本月8日摇号的汉阳区惠民苑二期,位于琴断口三环线边,供房1443套,登记购房的只有620人。</p>
<p>与此相比,江岸区百步亭文卉苑、青山区东方雅园,都建在二环线内,商业、交通配套已很成熟,受到购房人追捧,百步亭文卉苑更成为今年武汉最火爆的经适房项目。</p>
<p>房管部门人士介绍,经适房选址一直是个大难题:城区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而郊区的配套设施又不能让购房人满意。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逐步解决。</p>
<p>在此情况下,不少业内人士对经适房的前景并不看好,认为其作用将被公租房取代。</p>
<p>公租房即将后来居上</p>
<p>经适房扎堆上市,也引起一些购房人的联想:“会不会带动房价下降?”</p>
<p>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大量低价经适房的上市,势必摊薄年底房价,成交均价可能表现为“降价”。不过,相比武汉13万套左右的商品房年销量,经适房比例不足10%,不足以拉动房价真正下降。</p>
<p>知名地产专家顾云昌称,眼睛只盯着房价,实际上是个误区,保障房问题更应受到关注。如果保障房能为低收入家庭“兜底”,房价到时就不再会是一个大问题。</p>
<p>他介绍,新加坡80%以上家庭的住房由政府保障,香港为40%—50%,部分发达国家为10%—20%。国内若达到30%—40%,应该能较好地稳定房价。但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
<p>按武汉市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草案,该市拟建设保障性住房共20.5万套(间),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占该市住房总面积的21.5%,相比目前虽有大幅增加,但稳定房价的压力依然很大。</p>
<p>未来的住房保障格局中,公租房将跃居第一,经适房退居第二。未来5年,武汉市将提供12.7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超过经适房(约5.8万套),形成公租房、经适房、廉租房、租金补贴的新住房保障体系。</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