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00|回复: 0

食博会在武展开幕 万余种美食揽客约5万人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龙滢)低温阴雨天气,阻挡不了市民逛食博会的热情。昨日,第十九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喷香“开席”。来自国内外的万余种食品,吸引了约5万人次前来参观采购。</p>
<p>与往届相比,本届食博会国际展位数量居历届之首。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带来大几千种特色食品,其中千余种尚属首次来汉亮相。这些展区的人气最旺,部分进口食品展位上的食品销售一空。</p>
<p>时值年底,食博会1200个展位成为市民打年货绝佳的去处——不出展厅,就能买尽南北风味、东西特色的年货。</p>
<p>在当天举行的湖北食品(农产品)加工园区推介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与我省20个省级食品(农产品)加工园区签订30个合作项目,涉及资金44.5亿元。100家食品超市和餐饮企业前来采购。</p>
<p>本届食博会将延续至本月18日。市民可凭票入场,票价每张2元。</p>
<p>江城市民家门口可打国际年货</p>
<p>记者龙滢</p>
<p>昨日开幕的食博会,迎来了自办展以来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5万人次挤进展厅,在尽情品尝海内外美食之余,打尽各色年货也成为人们逛展会的最大乐趣。</p>
<p>包饭萝卜片、苏子叶、蒜米,不少市民不认得,纷纷询问怎么吃</p>
<p>在本届食博会上,最大的亮点是什么?相信不少逛过的人会说,是东厅的进口食品展区。</p>
<p>走入东厅,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令人眼前一亮,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或凸显产品特点。</p>
<p>韩国的产品,泡菜、柚子茶、海苔三个品种,武汉人最熟悉不过。但昨日会上,除了这三种产品,韩国展团带来了包饭萝卜片、苏子叶、蒜米等等,不少市民不认得,纷纷询问怎么吃。日本展位上的梅干、清酒和牛奶,新加坡传统食品肉松、肉干,马来西亚的白咖啡等千余种食品均是头回亮相。</p>
<p>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不少进口食品首次展现,展方也拿出食品请市民免费品尝,许多市民挨个展位一一尝鲜,不时听到“味道蛮不错”、“好吃”的称赞声。</p>
<p>据介绍,尽管近几年食博会一直在探索国际化的道路,但国际展位比例都在13%以内,今年首次突破20%。</p>
<p>  白带鱼、香鸡排、香酥肉,竟然都是素食</p>
<p>本届食博会,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特色食品,同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p>
<p>台湾展团在东厅面积最大,有120个展位。此次,台湾展团带来了许多尚未入汉的食品。台湾蔬菜汤养生馆,30多种蔬菜汤类、蔬菜汁摆在展位上,蔬菜汁是从胡萝卜、芹菜等蔬菜中提取,吸引众多市民。此外,还有牛蒡茶、桂圆茶、美人茶、乌梅汤、杏仁茶等,这些小包装茶拆开后冲调即可。在台湾松珍生物科技公司展位上的素食,白带鱼、香鸡排、香酥肉等,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与荤菜无异,其实这些都是用大豆、小麦及植物蛋白制做而成的。此外,还有诸如台湾有名的黑松汽水、伊莎贝尔喜饼、马祖高粱酒等等,均是首次来汉。</p>
<p>干货扎堆,腊制品打擂台,打年货的市民挑花了眼</p>
<p>时值年底,不少人正忙着购置年货。打年货的热潮,在昨日开展的食博会得到最充分的表现。</p>
<p>如果到食博会西厅和二楼的湖北食品(农产品)加工园区走一走,这边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500余个展位,北方的干果、南方的海鲜,各色齐全。满场都是手里拿大包小袋,嘴里吃着各色食品的市民。</p>
<p>不用出展厅,就能买南北风味,东西特色。单说大枣,河北沧州的大枣,有无核有核之分;新疆大枣则更吸引人眼球:和田玉枣、鸡蛋大枣,个头奇大,肉多味甜,虽说卖价每500克达50-80元,许多武汉人仍挤进去买上一点。</p>
<p>再看干货,房县、神农架的干蘑菇、木耳;大连、青岛等沿海一带的干海鲜,比如有的展商挂着五六条长达2米的大鳗鱼,每500克38元,颇引人注意。</p>
<p>购置年货,总少不了腌腊制品。食博会展区西厅,俨然是腊制品集中展示的大擂台,熏肉、腊猪脸、腊香肠、猪蹄、黄牛肉等应有尽有。记者大概数了数,西厅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盛产腌腊制品的几大产区:湖北、湖南、重庆、成都、贵州、广东、云南等。逛展的市民,大多是看看这家,再闻闻那家。有些产品的价格要比市面略便宜,如云南土猪脸,每500克22元;重庆香肠,25元;南京香肚30元五个还送一个……</p>
<p>此外,天津的皮糖张、老北京休闲食品、内蒙的牛初乳片、新疆纸壳核桃、西藏牦牛肉、荆门蟋龙菜、鄂州谢埠柴火豆腐等特色食品,这些来自全国31个省市一万多个品种囊括了南北东西风味,拼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桌十足的美味多滋、风味无穷的大餐。</p>
<p>观察</p>
<p>食博会如何更上档次</p>
<p>自1995年武汉举办首届食博会以来,10多万食品经营单位到食博会参观采购,累计成交额过800亿元。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把食博会办成在国内著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展会。</p>
<p>对比这一目标,记者发现,食博会仍有一些细节尚需提升。</p>
<p>比如,由于各大展位都有免费品尝,参展市民试吃食品后,红地毯上满地是牙签,展厅内保洁员没有及时清洁。</p>
<p>更重要的,对一个知名展会来说,参展品牌的多寡、品牌知名度等,直接影响到展会的水平。在本届展会上,除中厅、东厅的知名品牌和进口食品外,西厅的全国农产品展销区及南厅部分展区,展品雷同现象颇突出,知名品牌不多。</p>
<p>资深展会业士称,食博会若想进一步上档次,除了安排更多的中外企业实现产销对接、供需洽谈、订货采购、产品推介、技术交流、品牌推广等经贸方面活动,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人文化等方面也要继续上台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1 14: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