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24|回复: 0

图文:喧嚣夜市 简朴人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4 14: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14/..\..\..\ctdsb\20101214\m_49社会_2.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女儿在简易小床上酣睡,身旁是沸腾的夜市 记者祝兆林摄</p>
<p>本报见习记者 祝兆林</p>
<p>  开栏的语</p>
<p>  2010年马上就要过去,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国家的前景,我们都十分关心,而普通百姓的生活更让我们挂念。</p>
<p>没有清洁工人的辛劳,街头将脏乱不堪;没有送奶工人的奔波,我们就无法喝上鲜奶;没有菜农的耕耘,我们就无法吃上新鲜的蔬菜。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装点我们的城市,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p>
<p>今起,本报推出“大时代普通人”专栏,聚焦我们身边普通百姓不抛弃、不放弃的本色生活,见证这个时代的细微变迁。欢迎致电3531111,推介您身边的人物和故事,共同分享他的艰辛、快乐和梦想。      </p>
<p>昨晨1时许,襄阳夜市里麻将声、划拳猜酒声此起彼伏。而在“刘娃火焰鸡”大排挡的角落里,支着张小床,5岁的女童可一酣然入睡。</p>
<p>此时,夜市的食客已不是很多,一些排挡业主聚在一起打麻将。可一的母亲孙中霞收拾着桌椅碗筷,父亲刘旭东则忙着包饺子,准备着第二天的生意。</p>
<p>刘旭东是个孤儿,15岁就从老河口来襄阳打工,在餐馆刷盘子洗碗。大冬天双手泡在刺骨的水里,冻得牙齿直打颤。打工的12年间,他学了一手好厨艺,还认识了孙中霞。2005年,两人结婚后有了女儿可一。</p>
<p>2007年,刘旭东用家中仅有的积蓄,买了三轮车、炉子、锅,在西门桥夜市做芝麻叶手擀面。那时候,女儿不到两岁,夫妻俩轮流背着女儿干活,女儿什么时候睡着他们经常不知道。</p>
<p>为了省钱,他们在郊区租房。凌晨3点多钟收摊后,刘旭东就骑着三轮车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家。当时因没有固定摊点,经常四处“打游击”,被别的店主驱赶。</p>
<p>刚开始,芝麻叶手擀面卖得不好。为做出符合襄阳人口味的面条,夫妻俩一遍又一遍尝试,终于得到食客的肯定。</p>
<p>刘旭东说,这么多年来,牺牲最大的是妻子。岳父岳母都是教师,妻子师范学院毕业,本可当一名老师。跟他结婚后,妻子放弃从教的梦想,许多夜市同行取笑:“一个大学生,跟个穷小子跑来卖面条。”</p>
<p>夫妻俩一有时间就研究新菜。今年10月,西门桥夜市搬迁至襄阳公园对面,他们租了一间排挡,主打自己“研制”的“火焰鸡”。</p>
<p>孙中霞也希望女儿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每天晚上6点看动画片、9点准时睡觉,休息时能陪女儿逛公园。但没有长辈帮着照看,他们每天下午3点出摊、第二天凌晨4点收摊,只好每天把女儿接到店里吃饭、睡觉,待夜市打烊后再把她穿起来带回家。</p>
<p>刘旭东也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很体谅父母。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白手起家的好处就是什么都可以去学习,只要勤劳、肯干,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2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