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 肖敏</p>
<p>11月初,谷城人张某带儿子到谷城县疾控中心二楼肝病科,给儿子治疗乙肝,医生诊断后为其开了 1000多元的治疗药物。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近日再次来到门诊就医时,发现门诊部已人去楼空。谷城县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已将肝病门诊租给私人经营,且有县卫生部门的批准文件。</p>
<p>被查患乙肝</p>
<p>患者就诊县疾控中心</p>
<p>今年11月初,家住谷城县五山镇的小华,被检测出患有乙肝,小华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p>
<p>11月10日,小华的父亲张先生,带儿子到谷城县石花中心卫生院复检,小华被确诊患乙肝“大三阳”。</p>
<p>张先生说,儿子只有13岁,就患有乙肝,实在让他难以接受,他准备让儿子在石花卫生院治疗。但卫生院一名医生表示,该院尚不能医治乙肝,建议他去县疾控中心找专家。</p>
<p>11月13日,张先生带着小华,来到谷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楼的肝病科。张先生说,一名穿白大褂的女医生,看过他提供的化验单后,开了两种乙肝治疗药品,一种是药丸,一种是冲剂。</p>
<p>张先生说,当时,应医生要求,儿子在疾控中心打了几瓶吊针,花去几百元。两种药物总共20盒,花了1130余元。医生只开了一张收据,没有出具正规发票。</p>
<p>服用药物后</p>
<p>患者出现不适症状</p>
<p>张先生说,当时,女医生向他承诺,两种药物一起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坚持4个疗程后,“大三阳”便可治愈。闻听此言,张先生满怀希望离去。</p>
<p>此后,小华便一日3次坚持用药,从没有间断过。“哪知,在服用半个多月后,儿子开始出现不适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张先生说。</p>
<p>起初,张先生怀疑这可能是用药后产生的副作用,没有在意,但小华连续服用几天,不适症状越来越严重。</p>
<p>张先生赶紧让小华停止用药,随后,这些不适症状便逐渐消失。此时,张先生才怀疑,可能是药品质量有问题。</p>
<p>患者再上门</p>
<p>肝病门诊已易主</p>
<p>12月11日,张先生来到疾控中心,找当事女医生询问情况。令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二楼的肝病门诊已经人去楼空,药房也被全部搬空。</p>
<p>由于是周末,张先生也未找到疾控中心相关领导。</p>
<p>昨日上午,张先生再次来到该县疾控中心。令张先生惊讶的是,肝病门诊已经全部换了人,药房也重新摆上了新药。</p>
<p>张先生找遍整个肝病门诊,但始终没有找到当初那名女医生。门诊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此前的门诊部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是近日才搬过来的。</p>
<p>张先生说,随后,他找到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此前,肝病门诊被福建的一名私人老板承包,对方现在已经离开,和他们没有关系。</p>
<p>疾控中心</p>
<p>门诊外包经过批准</p>
<p>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谷城县疾控中心,该中心一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疾控中心将肝病门诊承包给了他人,是经过该县卫生部门批准的。</p>
<p>该负责人介绍,此前,疾控中心为拓展业务,将几间办公室租给福建一名陈姓老板经营,对方利用疾控中心的医疗机构许可证从事肝病、性病门诊。但半个多月前,陈某因为拖欠租金,他们将门面收回又转租给他人经营。</p>
<p>随后,该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合同书》,上面写明:根据业务工作开展需要,疾控中心经研究决定,聘请厦门市陈X医师,到该中心开展皮肤、性病、肝病治疗工作……</p>
<p>该负责人强调,疾控中心将门诊外包给私人,是经过谷城县卫生局批准的,他们有卫生局领导的批复文件。</p>
<p>记者要求查看批复文件,该负责人寻找了20多分钟后,称暂时没有找到该文件,但他坚称批复文件是存在的。</p>
<p>家属怀疑药品质量存在问题,加重了孩子的病情,谁该对此负责?疾控中心负责人称,药品是否存在问题,需药检部门进行鉴定,但目前结果没有出来,不能妄下结论。</p>
<p>该负责人还表示,陈姓老板的肝病门诊经营上存在一些问题,疾控中心也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他将积极和患者家属进行协调,妥善处理此事。</p>
<p>链接</p>
<p>科室出租违反医疗法律规定</p>
<p>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规定,严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本单位的科室或业务用房租借或承包给社会非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p>
<p>因此,医疗机构将本单位的科室、门诊部、业务用房租借或承包给社会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租科室”“外包科室”从事医疗活动的,都违反法律规定。</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