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38|回复: 0

图文:城市营销,今日再起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3: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210/..\..\..\ctdsb\20101210\m_CT07襄阳归来_3.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简约的更名工作会 通讯员薛斌摄</p>
<p>  本报记者 耿琳</p>
<p>  昨日,市委书记唐良智在更名工作会上发表讲话,在要求全面做好更名工作时特别指出,更名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顺乎民意、推动发展的需要。</p>
<p>唐良智说,城市的历史,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命脉,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是重视历史的延续。回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存在时间最长、承载历史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是以襄阳命名的阶段。襄阳与汉水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古城池文化、名人文化、战争文化、宗教文化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p>
<p>襄樊更名为襄阳,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仅2001年以来,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多次提出议案和提案,建言城市更名为襄阳。</p>
<p>唐良智说,更名只是加强城市营销、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要把围绕更名而引发的关于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变成全市上下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共识,并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p>
<p>  襄阳:沉淀厚重历史记忆</p>
<p>  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襄阳设县,因为县址在襄水(今南渠)之阳,所以命名“襄阳”。</p>
<p>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襄阳”这个名称与众多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相联系。</p>
<p>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或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p>
<p>襄阳王府、襄阳古城、襄阳仲宣楼、襄阳昭明台、襄阳护城墙、襄阳护城河等历史古迹留存至今。</p>
<p>有很多杰出的华夏名人都曾经与“襄阳”结缘。先秦有伍子胥、宋玉,汉代有刘玄、刘秀、王逸、诸葛亮、关羽、庞统、王粲,晋代有羊祜、杜预、习凿齿、释道安,唐代有张柬之、孟浩然、张继、皮日休、杜甫,北宋有米芾、魏玩、欧阳修、岳飞,明代有任亨泰,清代有杨洪胜,近代有张自忠、谢远定、黄火青等。</p>
<p>恢复襄阳的城市名称,是对历史更好的保留和延续。</p>
<p>  襄阳:已成独有的文化符号</p>
<p>  以襄阳得名的民风民俗、民间文艺、名城名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如襄阳花鼓戏、襄阳火炮、襄阳船工号子、襄阳面塑、襄阳金刚酥、襄阳大头菜制作技艺等。</p>
<p>仅唐代关于襄阳的诗作就有数百首,诗仙李白在《襄阳歌》《大提曲》《岘山怀古》《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赠孟浩然》《襄阳曲四首》等诗作中,都表达了对襄阳山水和风土人情的敬仰和怀念。诗圣杜甫也在《回棹》《登舟将适汉阳》等诗作中,表达了对祖籍襄阳的深情向往。《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阳。戏剧《女驸马》、《珍珠塔传》,小说《三侠五义》《喻世明言》以及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都有大量描写发生在襄阳的故事。</p>
<p>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三部作品中都提到襄阳,并且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宋元襄阳之战。</p>
<p>襄阳已经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名片和文化符号。</p>
<p>  襄阳:漫漫十年更名路</p>
<p>  早在2001年的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李翼鹏、雷剑朝等8名委员就提出将襄樊更名为襄阳的提案。</p>
<p>2002年市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2003年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2006年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都有代表和委员就更名襄阳分别提出建议和提案。</p>
<p>2008年又有24位人大代表和185位政协委员强烈要求复名。</p>
<p>本市一批专家学者也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反复就襄樊更名为襄阳提出建议。很多襄阳籍的海外华人华侨,也通过不同渠道提出更名襄阳。</p>
<p>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就启动了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群众意见。民意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民众赞同更名襄阳。</p>
<p>国务院、省政府对此非常慎重,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去年8月,省民政厅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赞成襄樊更名为襄阳。</p>
<p>  襄阳: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p>
<p>  襄阳,这个沉淀了上千年历史文化的名称,早就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天津市有“襄阳道”,上海市不仅有襄阳路,还有襄阳公园;香港、台湾,包括美国、日本等地,都有以襄阳命名的街道,韩国江原道还设有襄阳郡。</p>
<p>本地市民每次到外地,和别人交流洽谈、招商引资,提及襄阳,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块金字招牌,是本市推动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的宝贵财富,是全市人民的共有财产。</p>
<p>更名后,襄阳这个大品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开发和整合利用。</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5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