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以大力为代表的电机软启动产业</p>
<p>图为:中日龙技术人员操作现场</p>
<p>图为:中航精机生产车间一角</p>
<p>图为:隆中药业投产仪式</p>
<p>本报记者谢东波 特约记者陈茜</p>
<p>11月底,追日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ZAPF有源电力滤波设备,成功与山东充电站项目配套。此前,该产品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应运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广州亚运会花都新体育馆。</p>
<p>如今,像追日电气公司一样拥有自主创新项目的企业,在高新区已经有一大批,涉及领域遍布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众多领域。“十一五”以来,高新区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着力引进污染小、能耗低、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p>
<p>从汽车产业的“一轮明月”,到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满天繁星”,高新区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p>
<p> 思路决定出路:“一车不大不行,一车独大也不行”,对汽车产业长期主导的高新区而言,培育多元发展的优势产业,才是根本出路</p>
<p>汽车是高新区一张引以为傲的特色名片。然而,特色产业是否就等于优势产业?答案是否定的。</p>
<p>提起2008年的金融危机,高新区很多汽车企业仍心有余悸。由于多年来所占比重过大,金融危机下,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还是汽车企业。“一车不大不行,一车独大也不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万波说,金融危机暴露出一元主导的产业结构是不健康的,只有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多元发展的优势产业,才是根本出路。</p>
<p>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谋划了100多个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培育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p>
<p>在招商引资方面,高新区比以往更注重项目的质量。为最大限度利用区内资源,追求长期效益,高新区抬高了进区门槛: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必须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日期建成投产……</p>
<p>今年来,数个项目因投资强度不够、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等原因,被高新区婉拒。</p>
<p>陈万波说,不能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而盲目上项目、引投资。要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可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后劲。</p>
<p>于是,高新区把目光紧盯在产业龙头项目、高科技项目和高附加值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科学择商,有的放矢。</p>
<p> 优势产业多点支撑:目前,高新区的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众多新兴产业正异军突起,成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p>
<p>“十一五”期间,高新区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环节,已有的企业纷纷发力,一大批新兴项目纷纷落户。</p>
<p>航空航天产业方面,以航宇公司为载体,高新区目前已形成民用飞机座椅、商用飞机客舱系统、工艺装备中心等主干产业;航宇旗下的中航精机,长期占据着国内中高档轿车座椅调角器市场50%以上的份额。</p>
<p>新材料领域,新华光的特种光学玻璃材料被欧盟采购;襄樊国网具备年产100万支标准绝缘子生产能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绝缘子生产基地;回天胶业已成为国内胶粘剂行业龙头老大。</p>
<p>装备制造方面,以大力、追日、天工机电等为代表的软启动生产企业,其产品占据全国软起动市场总份额的80%;新兴联和博亚机械生产的大型矫直机,泰和电气的压力传感器,新火炬的数字仪表、传感器等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p>
<p>节能环保领域,SEMC节能投资促进中心去年投资80亿元,在高新区内打造国家级节能装备制造和创新发展产业基地,一批节能环保企业纷纷入驻。</p>
<p>新能源汽车方面,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从电池、电机、控制器、客车底盘、驱动系统到整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东风旅行车、中大青山、宇清电动等4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p>
<p>电子数码领域,卓灵科技、源光电器等一批LED节能灯及电子产品项目陆续入驻;11月下旬,香港高迪集团和深圳奥瑞那集团落户高新区,将填补襄樊消费类电子产业和光子技术产业空白。</p>
<p>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同济堂、隆中药业、天津金耀等新医药项目先后入区;制鞋产业方面,冠良、力天等项目相继落户……</p>
<p>一个多点支撑的优势产业格局正在形成。</p>
<p> 新引擎将持续发力:“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成为鄂西北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引领区</p>
<p>总投资16.5亿元的东风汽车股份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新能源客车1万辆、2万台底盘的能力,年产值170亿元。</p>
<p>总投资30亿元同济堂襄樊健康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集研发、物流、中药材市场、医院、药品加工中心等为一体,5年内销售额将达1000亿元……高新区的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p>
<p>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高新区已展露出发展新兴产业的雄心。根据该区的初步设想,“十二五”期间,该区将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按照“强化特色、强化储备、有序多元”的发展思路,形成“以汽车产业为支柱、以新能源汽车为引擎、以新材料、电气机械与航空航天为支撑、以生物技术为补充”的产业格局。</p>
<p>扶持龙头,引进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将是高新区未来几年内发展的重点。预计到2015年,高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实现产值800亿元,工业增加值240亿元;生物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工业增加值12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60亿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电气机械与航空航天实现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