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襄阳区人民医院妇科 张婧</p>
<p>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该病常见于30至50岁妇女,20岁以下者少见。该病因多无症状或症状轻,病人仅在体检时才能偶然发现,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妇女应定期行妇科检查。</p>
<p>为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月经明显改变,多见于大肌壁间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会使宫腔增大,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而出现月经量增多,长期经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子宫肌瘤一旦感染可出现大量脓性白带及异味。另外,还会产生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下腹不适、便秘等。若阔韧带肌瘤偏于一侧,压迫输尿管使上尿路受阻,会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若肌瘤发生变形会出现发热、腹痛症状。</p>
<p>子宫肌瘤按生长部位不同,分宫体肌瘤及宫颈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可分3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肌瘤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变性,但仅有0.4%-0.8%会发生恶变。</p>
<p>多数病人在得知自己患子宫肌瘤后,因害怕手术切除子宫而拖延最佳治疗时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需切除子宫,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部位和大小及数目而进行全面考虑。</p>
<p>1.随访观察:肌瘤小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特别是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或逐渐消失。但要每3至6个月随访一次,若肌瘤明显增大或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p>
<p>2.药物治疗:肌瘤小于2个孕月大小、症状轻、近绝经年龄、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如:选用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米菲司酮等,但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p>
<p>3.手术治疗:子宫大于10孕周的患者;月经过多继发贫血者;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者;保守治疗失败者;不孕或反复流产排除其他原因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可经腹、阴道或采用宫腔镜及腹腔镜下手术。</p>
<p>手术方式分:肌瘤切除术,适于35岁以下,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子宫切除术,适于肌瘤大,个数多,症状明显,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必要时,于术中行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依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留双侧附件。术前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