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12|回复: 0

图文:抓机遇,转型对接促进跨越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5/../../../html/ctdsb/20101125/..\..\..\ctdsb\20101125\m_20水利_5.jpg"><img src="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5/../../../html/ctdsb/20101125/..\..\..\ctdsb\20101125\m_20水利_1.jpg"></p>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邹洪成近照 记者李溪摄</p>
<p>图为:风景秀丽的三道河水库 记者卢亚明摄 </p>
<p>  </p>
<p>本报记者汪璐</p>
<p>  过去的5年,是襄樊水利加大投入、建设规模空前的5年,是全市水利推进改革、科学发展的5年,是全市水利保民生、促发展的5年。</p>
<p>昨日,记者专访了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邹洪成,他回顾了该局“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成绩,并畅谈“十二五”期间襄樊水利发展蓝图。</p>
<p>  5年来,全市水利系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水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水利部门形象大幅提升</p>
<p>  回顾过去5年的水利工作,邹洪成用10个字概括:突破性推进,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襄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全市水利建设得到中央、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总投资达20多亿元,对99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引丹、三道河等一批大中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对汉江、唐白河、小清河、蛮河等河流部分险工险段堤防进行了整治。</p>
<p>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大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每年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市水利局始终把建设重点放在解决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等水质问题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不足的问题上。5年来,中央、省投资5.3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和群众自筹资金2.33亿元,全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75.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用上了放心水、方便水。</p>
<p>防汛抗旱是水利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在“十一五”期间,襄樊的防汛抗旱工作夺取全面胜利。在水利部门的带领下,襄樊先后战胜了2008年的“7.22”45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09年春季的严重干旱灾害和今年7月的汉江、唐白河洪水夹击等水旱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p>
<p>人水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十一五”期间,襄樊水利部门以全新的角度全面规划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水利建设初成体系。期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幅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大大提高,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今年,襄樊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p>
<p>根据汛旱情的特点和加强科学调度的要求,襄樊水利部门不遗余力地建设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防汛抗旱动态电子沙盘系统、防洪重点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以及水资源、水土保持智能化管理监测系统,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强。</p>
<p>生态水利建设也是全市水利工作的亮点。“十一五”期间,水利部门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力度,实施了汉江、南渠、大李沟防洪治理,“一江两河”(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堤防标准化整治,邓城大道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工程,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风景线”。</p>
<p>同时,市水利部门重拳出击,全面整治汉江、唐白河的违法采砂行为,境内汉江段14处采砂区经营权成功拍卖,彻底扭转河道采砂无序状态,确保堤防、航道及城市供水安全。</p>
<p>“十二五”是襄樊水利发展的又一重要机遇期,襄樊水利部门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p>
<p>展望“十二五”,邹洪成认为,未来5年依然是水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首先,伴随着社会各界认知度的提高,国家对水利的投入将会大幅度增加;其次,襄樊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对水利设施的配套要求越来越高;再次,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期望,城市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最后,“十一五”期间大建设的摸索过程,为“十二五”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p>
<p>邹洪成说,未来5年的水利工作要实现3个有效对接:和政策对接,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对接,和襄樊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使规划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指南。</p>
<p>他说,要想巩固“十一五”建设成果,保障“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就必须要积极争取上级对襄樊水利事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使其成为撬动襄樊水利发展的有利杠杆。同时,要把社会力量有效地引导到水利事业的发展上。</p>
<p>“十二五”规划中,防汛抗灾和饮水安全依然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以防汛抗灾为己任,立足于防大洪、抢大险、抗大灾,强化措施和预案,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改造等建设任务,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p>
<p>同时,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节约水资源,完善水功能,美化水环境,发展水文化。</p>
<p>此外,水利部门始终把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水利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襄樊水利新形象,增强服务理念,保障和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p>
<p>数字解读襄樊水利“十一五”</p>
<p>  175.24万人——5年来,中央、省投资5.3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和群众自筹2.33亿元,全市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00余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300余处、分散供水工程3800余处,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175.2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p>
<p>58000公顷——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筹措资金910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58000公顷,其中:基本农田8160公顷,水保林7686公顷,经济林9750公顷,种草3254公顷,封山治理22750公顷,其他措施5400公顷,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观。</p>
<p>80公里——5年来,全市新建堤防约80公里,重点完成了襄樊市汉江城区防洪工程、唐白河干流防洪治理一期重点工程、南渠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大李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小清河城区段防洪治理工程及保康县清溪河城关段治理工程等;编制了全市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已获水利部、财政部批准。</p>
<p>4.3亿元——襄樊市2005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规划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通过几年工作,全市累计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4.3亿元,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8亿立方米以内,污水排放量控制在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比试点前下降44%,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试点前提高22%,灌溉水利用系数比试点前提高6%;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20%以内,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重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实现了节水型社会试点目标,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7 01: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