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94|回复: 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巡礼③:文艺精品耀神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10: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湖北日报讯 记者 曾祥惠 张云宽</p>
<p>伴随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荆楚大地文艺生产显示出旺盛活力,一大批文艺精品相继诞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p>
<p>今年5月和7月,我省影视作品《南下南下》和《洪湖赤卫队》相继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引发全国观众的收视热潮。这是继电视剧《旗舰》、《在那遥远的地方》之后,我省充分挖掘荆楚文化历史和现实资源,以开放的胸怀整合多方力量推出的又一批影视佳作。</p>
<p>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王昭君》、《古丢丢》、《生活秀》征服评委,收获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生命童话》获文华优秀剧目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我省在第十四届央视青歌赛的表现同样令人欣喜,撒叶儿嗬组合以出色表现,为我省蝉联原生态唱法金奖,我省同时还获得民族唱法和团体两个优秀奖。</p>
<p>时针再往前拨动,历年央视系列春节联欢晚会上,我省艺术精品频频亮相于亿万观众眼前,丰富着国人的精神餐桌。从汉味小品《招聘》到《五十块钱》,从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到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一个个带有浓郁荆楚风韵的艺术精品,彰显着我省的艺术实力与文化自信。去年5月举行的全国首届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上,我省作品《布衣女》、《好日子慢慢过》等4首流行歌曲获奖,以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的成绩,写下中国流行歌曲创作的灿烂一页。</p>
<p>我省文艺精品叫响全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的完美结晶。</p>
<p>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首开剧目生产股份合作制先河,不仅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通过探索拍卖剧目演出经营权等多种机制,还创下经济效益的奇迹,成为舞台艺术精品生产的一个典型案例。电视连续剧《南下南下》聚合本土作家和导演强强联手的同时,积极与华谊兄弟娱乐有限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影视制作企业真诚合作,主动融入到全国影视剧创作生产的大潮中。</p>
<p>全省各艺术院团不断探索精品生产新机制,好戏连台。以省京剧院为例,该院新创剧目采取导演负责制,剧院负责研究并采购剧本;演出剧目采取行政负责制,由演出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剧目生产;传统剧目采取专家负责制,聘请全国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前来传道授艺。凭借这“三条腿”走路,京剧艺术弦鼓强音响彻荆楚大地。“文学鄂军”是湖北作家的集体标签,展示着我省作家的创作实力。省作协实施的驻会专业作家、驻会合同制作家、合同制作家和项目合同制签约制及“松散不松劲、放手不撒手”、“养事不养人”的管理模式,为催生文学精品提供了强大动力,我省小说《张居正》摘得茅盾文学奖,共有7位作家7件作品获鲁迅文学奖。</p>
<p>以承办重大文艺活动为载体,引导精品生产,检视精品力作,是我省打造文艺精品的重要手段。</p>
<p>2007年,我省举全省之力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新创剧目达到50余台,一批艺术精品获文华大奖和文华剧目奖,受到全国观众广泛好评。2009年,我省再次承办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叭一口》等舞蹈艺术精品脱颖而出,为荆楚舞蹈实力作出了生动诠释。我省首届地方戏曲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有力助推了楚剧、汉剧、黄梅戏、花鼓戏等地方剧种的传承与弘扬。</p>
<p>目前,我省文艺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影视作品《辛亥革命》、《百年辛亥》正在紧张拍摄之中,京剧《1950——初定成都》、话剧《信义兄弟》等已立于舞台。</p>
<p>在我省文艺精品生产的“十二五”蓝图上,影视精品系列、舞台艺术精品系列、文学精品系列、音乐精品系列和特色文化精品系列的总体规划已经写就。文化精品生产的道路正越拓越宽。</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7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