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72|回复: 0

图文:除水患,科技显威掌控全市汛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市水利局局长邹洪成介绍沙盘图 资料图片</p>
<p>图为:调度信息系统</p>
<p>图为:视频会商系统</p>
<p>图为:汉江堤防 记者卢亚明 摄</p>
<p>本报记者冉小平</p>
<p>                        </p>
<p>      防汛抗洪,人命关天。</p>
<p>汉江几乎贯穿襄樊全境,且穿越整个城区。长期以来,襄樊都是防汛重点区域,历史上水患很多。</p>
<p>为抵御水患,襄樊修筑了老龙堤等堤防工程。近些年来,市政府加大投入,市区完善了排水管网,江河水库得以整治。</p>
<p>但这些防洪工程还无法完全确保整个襄樊的安澜。水利人明白:治水之关键,还得靠科技。只有快速知晓全局水系状况,科学调度江河水流,“疏”“堵”结合,才能狙击水害。“十一五”期间,襄樊加大对数字防汛系统的投入,在全市600余个重要的水文站、水库和水电站,安置了监视器,实时传输水情、雨情。</p>
<p>这些监视器如一双双千里眼,以最快的速度汇总数据,为防汛调度争取了时间。</p>
<p>襄樊地处南北交会地带,境内有汉江、北河、南河和唐白河等河流649条,但仅有堤防518公里。有雨即涝、无雨即旱是襄樊的显著特点,防汛任务十分繁重</p>
<p>  提到襄樊防汛,“722”可能永远无法抹去。</p>
<p>2008年7月20日8时至25日8时,全市普降大雨。据监测,当时,全市71个水文站均有降雨发生,且雨势强度很大,特别是市区雨量、强度历史罕见。</p>
<p>在襄阳水文站,降雨量达368毫米,其中22日2时至14时,12个小时的降雨量达260毫米,这是市气象局1959年建站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据省气象部门分析,这属4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全是坨子雨,就像用盆子往地上泼水似的。”水情科工作人员郑立辉介绍,当时,因上游降雨量较大,山洪暴发,昔日仅为一条臭水沟的南渠,顿时汹涌澎湃。</p>
<p>水情科科长李豹回忆,当时,全局人员全部上阵,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水利局局长邹洪成昼夜在南渠防洪一线组织人员转移、抗洪抢险,成功抵御了南渠特大暴雨洪水。</p>
<p>2008年只是一个个案。2005年汉江发生198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2010年汉江和唐白河两大洪峰叠加……这样的险情不胜枚举。</p>
<p>襄樊地处南北交会地带,因气候和历史因素,在防汛抗旱方面,形成了有雨即涝,无雨即旱的鲜明地域特色,防汛任务十分繁重。</p>
<p>李豹介绍,襄樊境内有汉江、北河、南河和唐白河等大小河流649条,因历史原因,仅有堤防518公里,汛期不设防,极易发生暴雨时节河水泛滥的情形。</p>
<p>此外,还有两大因素也易造成襄樊“有雨即涝”。一是水库大坝渗漏水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南漳、保康和谷城的山区地形特征。</p>
<p>李豹表示,本市845座水库,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施工条件限制,水库大坝碾压不密实,年久失修,现多有渗漏水问题。</p>
<p>南漳、保康和谷城等地多为山区地形,汛期遇到强降雨,极易发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p>
<p>依靠一条老龙堤是无法抵挡洪水的。水利部门加紧整治病险水库,并建立了数字防汛系统,实时掌握一线汛情,为科学应对争取时间</p>
<p>为了应对洪水,襄樊想尽了办法。历史上修筑的老龙堤,成了市区抵御洪水的有力屏障。</p>
<p>近些年,襄樊也加大了防汛投入。仅2009年,水利部门加固整修了42座病害水库,并对“一江两河”(汉江、唐白河和小清河)的堤防进行了标准化整治。</p>
<p>但这些显然不够。李豹表示,防汛就是与洪水赛跑,你必须快于洪水,这需要及时掌握洪水动向。</p>
<p>为此,自2005年起,襄樊着手建立数字防汛系统,即通过监视器、光缆、电脑、沙盘图和运行系统,实时掌握一线汛情,为科学应对争取时间。</p>
<p>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市水利局306会议室,就被墙上的多媒体动态沙盘图所吸引。</p>
<p>这幅沙盘图将境内山脉,水库、水文站和河流尽纳其中,监测点有600多个,其源头是安装在水库、水文站上的监视器和观测遥感设备。</p>
<p>水情科副科长付强表示,各水库、江河都设有水位柱,柱上标明警戒水位、设防水位、保证水位,相应沙盘图上都有4种颜色的灯,分别为白、蓝、黄和红灯。</p>
<p>举例来说,三道河水库位于南漳,相隔市区数十公里,但其水位一旦超过汛限水位,沙盘图上,“三道河水库”处便亮蓝灯,值班人员能第一时间捕捉到这一信息。</p>
<p>付强介绍,正常情况下,沙盘图上,江河水流呈绿色光带,水文站和水库亮绿色。当水位到警戒水位时,相应监测点便亮蓝灯,防汛部门便进入准备阶段;当到设防水位时,监测点就亮黄灯;保证水位时则为红灯。</p>
<p>李豹表示,沙盘图非常直观,且是实时信息,可为防汛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p>
<p>他介绍,过去,每天江河具体水位主要由水文局提供数据,但他们每天只在上午8时提供一次,其他时段则由下级防汛部门通过固定电话和传真逐级上报,下级防汛部门传递的数据较为滞后,加之汛情瞬息万变,信息可能并不准确。</p>
<p>为此,水利部门组织研发了这一数字系统,可遥控到监测点,且不需要人工上报数据,并对汛情及时预警。</p>
<p>他举例说,水位上升到警戒线时,系统自动将实时信息发送至防汛中心,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p>
<p>数字防汛系统的效果立竿见影。实时发现险情,分析雨情、调度流量、关闭蓄洪口,科技手段不仅让襄樊受益,对兄弟地市的防汛也有很大帮助</p>
<p>电子沙盘运行后,效果明显。</p>
<p>今年7月26日,受保康、南漳和宜昌一带发生强降雨的影响,沮河发生较大洪水,宜昌当阳市五七长渠拦河坝右岸段发生决口险情,崩岸段长25米,坝下游右岸岸坡遭急流冲刷,形势严峻。</p>
<p>当天,宜昌市防办给本市防办发来紧急传真函,请求襄樊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沮河上游南漳峡口水电站,关闭该电站闸门。</p>
<p>市防办召开紧急会议,调度峡口水电站水流量,在分析了解南漳、保康的雨情后,果断作出决定,关闭峡口蓄洪48小时,为宜昌抢险争取了时间。</p>
<p>此外,今年7月25日,本市遭遇汉江和唐白河两股洪峰夹击,沙盘图上,汉江黄灯闪烁,警示汉江防汛进入紧要状态。</p>
<p>在对重要水文点综合分析后,市防办科学调度崔家营航电枢纽,使得本市顺利度过首轮洪峰。</p>
<p>视频会商系统和调度信息系统,让指挥调度如虎添翼。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正成为水利部门的努力方向</p>
<p>市水利局副局长黄茂松表示,沙盘图只是近些年水利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方面。</p>
<p>他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还建立了视频会商系统和调度信息系统。</p>
<p>视频会商系统即市防办与中央、省防办和各县防办,通过LED视频召开电视会议,各防办相互沟通信息,协同作战。</p>
<p>调度信息系统则是对600多个重要点的水情、雨情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p>
<p>黄茂松说,今年,市防汛部门明确提出,将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的科学化和现代化。</p>
<p>下一步,市防汛部门将着力信息化建设,水利部门主要是完善信息系统,将全市小型水库全部纳入沙盘系统,还将借鉴甘肃舟曲的教训,在山区小河流、地势低洼地带但人口集中的村镇,建立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做到及时预警。</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8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