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p>
<p>如果算上一个月前对六家银行所进行的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已是我国今年以来对主要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的第五次上调。</p>
<p>今年以来,我国分别于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分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央行于10月13日还对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招商、民生等六家银行差别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p>
<p>上调之后,相关银行准备金率达到18%的历史高位,粗略估算,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三、四千亿元。</p>
<p> 热钱攻势和通胀压力迫使央行出招</p>
<p>楚天都市报讯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10日晚间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我国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对主要商业银行上调准备金率。</p>
<p>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之内采取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体现出政策制定者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担忧。“10月中旬央行采取了差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更多旨在遏制个别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而这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说明央行判断社会整体货币流通量已经偏多,已经有必要通过全面提高准备金率来控制市场流动性总量的增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p>
<p>尽管10月份信贷货币数据尚未公布,但截至目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达到70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近期以来,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诱发了国际资金大量进入新兴市场的冲动;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凝聚,这些因素促使我国央行在一个月内使出既加息又上调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p>
<p>分析人士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通过上调准备金率,进一步回收市场流动性,也可从源头上控制炒作资金规模。庄健认为,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达到减少银行可贷资金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市场炒作资金量,对保持物价稳定有一定作用。</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