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张凡 实习生聂姗 通讯员郑永明)儿子“偷”家中的钱出去打游戏,家长喊警察“吓唬”孩子,这种方式能起作用吗?本报昨日报道后,激起网友、读者及教育专家热议。</p>
<p>昨日,本报QQ报料互动平台上,网友对找民警“吓唬”孩子的教育方式展开热烈讨论,意见分为两派。</p>
<p>网友“饲料大世界”认为,为了好好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可以理解。网友“落雪无痕”也说,孩子不服管教,家长也很无奈,民警给予帮助应该。</p>
<p>网友“飘雪”则认为,“吓唬”孩子可能适得其反,甚至给其造成心理阴影。网友“11月De哈尔滨”说,家长应该耐心辅导孩子文明上网,转移孩子对游戏的痴迷,而不应该让民警“吓唬”来教育孩子。</p>
<p>襄樊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国毅认为,家长求助民警“教训”孩子偷拿家中的钱,显然找偏了方向。他说,孩子两次“偷钱”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游戏瘾”。如果小孩子畏惧警察,可能会起到杜绝孩子“偷”钱的作用。但根治游戏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
<p>如何让孩子戒除“游戏瘾”?李国毅分析,9岁的孩子玩游戏肯定有同伴。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引导和教育孩子。他说,网络越来越普及,让孩子与电脑隔绝已是不可能。</p>
<p>李国毅说,对待孩子“玩游戏”一事,与其堵不如疏。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完作业后,适当玩一会儿游戏。也可以在周末划出一小段时间,让孩子适当放松。但孩子玩游戏须在家中,禁止他去网吧或游戏机室。</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