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湖北日报讯 (记者孙滨、通讯员高池、朱缨)年薪30万元居然招不到想要的厂长,这让蔡甸区水王阀门公司老板邱大利很纳闷。</p>
<p>昨日,站在蔡甸城关投资近亿元新建的厂房前,邱大利一脸无奈:“我甚至愿意无偿配送股份,可3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搭档。”</p>
<p>邱大利一手兴办的武汉水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现在是全球首家直径7米的巨型阀门生产厂家,产品主要应用于海水发电站水循环系统。去年,地处偏僻的姚家岭村的这家村办企业,竟把生意做到了欧亚非数十个国家,年出口额7000多万元。“低成本、低价格、高技术含量是我们的优势。”邱大利说,他和两个侄儿一年跑回了2亿元订单,靠现有产能要做到2012年。据了解,在非洲和亚洲一些滨海国家需求广泛的抗海水腐蚀阀门,目前在国内仅水王阀门一家具备生产能力,欧洲一些国家的同类产品价格要高出4倍至5倍。</p>
<p>邱大利的目标是两至三年内把产值规模做到10亿元左右,但企业长期倚靠“邱大利”的个人名头招揽生意,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亟须引进职业经理人,改变家族式企业管理弊端。</p>
<p>为了这个梦想,邱大利在2008年新工厂开建时就到处网罗管理人才,在“数字英才”网上,至今挂着“年薪30万,可获配部分原始股”的优厚招聘信息。</p>
<p>托领导,找朋友,邱大利至今没遇上他理想的人选。有些人到厂里来看了,听说是村办企业扭头就走了,有人来试用,搞不定家族裙带关系,又没被相中。</p>
<p>对此,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先明称,不少家族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常会碰到无法做大做强的“魔咒”。要继续扮演黑马,必须从人情管理过渡到现代化企业管理。村办企业高薪招厂长,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是个好现象。</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