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20日上午,在襄阳剧院的舞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6位知名校长变身学生,体验了一回高效课堂构建的全过程,授课老师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负责人刘爱军。</p>
<p> 在刘老师的组织下,36名“学生”被分成了6组。他们要在3分钟内完成小组建设任务,即给小组起名,定下口号,设计组徽,还要展示才艺。3分钟后,“高峰组”“桃园组”“绝色四组”“团结就是力量组”“同心组”等组名一一出炉,口号、组徽也各有特色,别具匠心。而在才艺展示环节,“学生”代表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当场赋诗。</p>
<p> 之后,高效课堂进入体验式学习阶段。刘爱军提前给“学生”发放了“导学案”,并提供了3段材料,分别是杜郎口中学管理体系、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管理部门设置和广东康湖新乐学校的管理经验。20分钟的预习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交流,进行小组讨论。一组展示杜郎口中学管理体系,二组质疑对抗;三组展示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管理部门设置,四组质疑对抗;五组展示广东康湖新乐学校的管理经验,六组质疑对抗。舞台上,“学生”争相发表观点与看法,气氛十分热烈。</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