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赵玉周的长篇小说《一个80后女人的孝顺史诗:新养老时代》,以一个时代命题,揭示了我国步入老年社会、面临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应该确立的价值取向,获得10万元大奖。</p>
<p>点击进入专题</p>
<p>首届"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公示</p>
<p>249件作品获奖 “舟曲之子”张新建同学被追授特别奖 长篇小说《新养老时代》获十万元大奖</p>
<p>荆楚网消息 (记者罗伟)2010年10月16日,中国(孝感)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暨首届“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奖赛颁奖仪式在孝感学院隆重举行。</p>
<p>本次活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学院、孝感市文明办、湖北铜锣湾国际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由孝感市教育局、共青团孝感市委、孝感市文联协办,由中国伦理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由孝感学院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承办。</p>
<p>这是2007年以来在孝感学院召开的第四届孝文化国际研讨会,前三届的主题为“孝文化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与现代文明”、“ 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每次研讨会主题鲜明,都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产生促进推动作用。</p>
<p>今年夏天,面向海内外华人的“孝问苍生”孝文化征文大赛开始启动,此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各组别各类型来稿和调研问卷共计60余万件,显示了孝文化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活动彰显出的影响力。参赛者中,既有专业作家、教授、学者,也有识字启蒙的学生。学生稚嫩的笔迹、老师逐字批阅的墨迹,彰显孝道,感人至深。尤其要提到的是湖北省监狱管理局组织5万余名服刑人员全员参加感恩书信、孝文化征文活动和中华孝文化与服刑人员改造问卷、访谈活动,让中华优秀孝文化的阳光沐浴每位服刑人员的心灵。</p>
<p>本次征文活动评委会由北京、武汉、孝感三地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明评论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记、博导彭吉象教授等多名评委曾任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分组、分类组建了5个评审小组,各小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首席评委。终评工作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评委会通过表决,A、B两组最终共产生249篇获奖作品。中央戏剧学院学生陈小雨的作品《妈妈在天堂爱你》获A组特等奖,西安作者赵玉周的小说《一个80后女人的孝顺史诗:新养老时代》获B组特等奖。</p>
<p>本次征文活动产生了一大批文学及理论精品。《孝精神价值及其与西方感恩思想之异同》等学术论文,在中华孝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大汉孝廉》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围绕中华孝文化主题的戏剧、影视剧作品在征文中脱颖而出。征文中产生了《父母在上》等优秀散文、诗歌;涌现出了《晃晃馆》等精品小说和《轮椅上的孝女》等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p>
<p>尤其是赵玉周的长篇小说《一个80后女人的孝顺史诗:新养老时代》,以一个时代命题,揭示了我国步入老年社会、面临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应该确立的价值取向,主题鲜明,艺术性强。评委会专家一致建议作为湖北省重点文化项目尽快将其打造成更多人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和熏陶。按照征文规则,该作品获得10万元大奖。</p>
<p>鉴于征文作品《孝心无价》颂扬的“舟曲之子”张新建“舍己救母、践行孝道”的感人事迹,组委会办公室提请评委会表决,评委会专家一致同意追授张新建征文大奖赛特别奖。“老师,先救我妈妈!”14岁英雄少年的孝行再次让参加颁奖典礼的嘉宾动容。</p>
<p>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担任征文活动的总顾问。湖北省委常委李春明同志对活动做了重要批示,并担任顾问。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市长梁伟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栾春海等领导及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等一批知名学者出任顾问。</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