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1011/RB101105_7.jpg"></p>
<p>本报关于27路公交车的报道引起了沿途乘客的共鸣。 记者 张文华 摄</p>
<p> 通讯员 余昆 记者 黄金晶 实习生 黄方圆</p>
<p> “27路公交车的故事上报纸了!”</p>
<p> 10月9日上午,家住樊城区七桥社区、58岁的管树婵阿姨一打开当天的《襄樊日报》,就惊喜地大叫起来。报纸上,一篇题为《十米车厢,十年感动》的报道占去了大半个版面,压题的大图片正是管树婵和老年艺术团队友们慰问27路公交司机的照片。</p>
<p> “这是今年大年初一我们看‘闺女’时照的,没想到上报纸了,太好了!这些孩子,真是一心一意为我们乘客,再怎么表扬他们也不为过!”管树婵兴奋地说。</p>
<p> 多年来,管树婵和很多上了年纪的乘客,都习惯用“闺女”“儿子”来称呼27路司机。在他们的看来,只有这样的称呼才能表达对这些司机的感情。</p>
<p> 同管树婵一样,退休老人李兴德也是27路车的“铁杆乘客”。去年,老人当着自己7个女儿的面,把司机朱建伟认作了干女儿。不久,他又把另外3名女驾驶员也认作干女儿。老人说,现在我有11个闺女了,这可是天大福气!</p>
<p> 得知27路公交的事迹见报,李兴德比自己中了大奖还高兴。9日下午,他拿着朱建伟送来的《襄樊日报》,从头到尾认真读了好几遍:“这些孩子们做的好事,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希望《襄樊日报》能继续报道27路车,让所有的公交线路都能像她一样温馨。”</p>
<p> 9日下午,记者将当天的《襄樊日报》送到正在运营的一辆27路公交车上,乘客们争相传阅报纸。许多乘客自豪得就像是自家亲人获得了荣誉。74岁的程琪琳奶奶正在乘车,专门找到记者爆料:“我还知道有一件发生在27路车上的感人事。”</p>
<p> 程奶奶说,去年的一天,她搭乘27路车回家。半路上,一位老年人突发心脏病晕倒。司机李明全二话没说,直接把车开到最近的医院,还把老人从车上背到了急救室,看到这些,乘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程奶奶说:“从那天起,我只要是坐27路车,家里孩子都很放心。他们知道,27路的司机们会像照顾自家老人一样照顾我。”</p>
<p> 在27路老乘客钟大妈家里,钟大妈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家老刘要是知道27路公交上报了,他一定很高兴。”钟大妈的老伴刘大爷患尿毒症,经常乘27路车前往医院做透析。朱建伟见他行动不便,每次都把他背上背下。这样的行为,朱建伟和其他27路车司机坚持了3年多。2009年年底,刘大爷离世前,一再嘱咐家人:“替我好好谢谢27路车的司机们,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爱心。”</p>
<p> 王道荣老人一看到报纸,就哈哈大笑起来:“快看,帅哥司机上报纸喽!”老人指的正是27路车司机刘刚。因为腿脚不灵便,王道荣出门不多。可只要是出门,老人就会坐一趟27路。老人说:“5年了,他们每次都扶我上车,每次都帮我把东西提上提下,每次都把车停在我最方便上车的地方,这让我怎不感激?”老人嘱咐记者,“一定要好好表扬这些孩子们!”</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