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99|回复: 0

《无名先生》:比生命更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9 12: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img1.gtimg.com/ent/pics/hv1/121/230/620/40374271.jpg"></p>
<p>《无名先生》海报</p>
<p>舒琪先生在给李洋《迷影文化史》的序里写道:电影的本质就是bigger than life,比生命更大。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释,比方说,电影是一项放大的艺术,我们保持仰望的姿态去观赏它;再有,电影可以对生命进行再书写,借助布景、化妆、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做到人物多变和时空的无限大。杨德昌的《一一》里有句更直观的描述: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看过《无名先生》(Mr.Nobody),你会更真切地理解以上这番话。影片无异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复制成三份,交叉打乱、喷射开来或逆向发展,结果要么是死胡同,要么没有结局,最后一切土崩瓦解。许多观众跟着导演兜了一大圈,不料又回到了令人丧气的原点,一看他在那边笑而不语,这实在叫人气愤。可如果真以一个8岁小孩的眼光来看世界,那《无名先生》无疑充满感伤这难道不正是“我也老了”的心酸吗?看透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未来世界里,118岁的尼莫满脸老年斑,口齿含糊不清,什么都记得又什么都不记得,他像一具空荡荡的躯壳,行将就木。</p>
<p>即便《无名先生》是一部虚构的自传型电影,即便故事的始端只是父母离异的童年阴影,我仍对这部电影充满好感,这源自常见的个人式生命体验。正如片名所传达的意思,尼莫可以是导演本人,也可以是任何人。尼莫报出自己的出生时间时,我就起了个念头,一查发现,导演雅克贩斗多梅尔的生日是1957年2月9日, 而尼莫出生于1975年2月9日,年份数字的最后两位颠倒了一下,日期则是一模一样。换言之,多梅尔以编导身份亲自参与了尼莫的生命之旅,他让尼莫遭遇无穷多的选项,主观的或客观的,有远在天边的也有近在眼前的。其中恰恰会有普通人所揪心的,他们在生活中随时可以遭遇到的一些细节。最简单的,怎样靠近一个女孩子?怎样开口说第一句话?也许这个真的会决定你的一生。</p>
<p>《无名先生》的题材并不陌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有部《机遇之歌》,三段式三种生命,选择加如果。这类题材经由后来一系列电影的不断摘抄翻新,在影迷圈里一向较受热捧。这种电影需要一个强烈的移情作用,如果我是主人公,如果能事先知道结局,我该怎么办?《无名先生》是一本百科全书版的《机遇之歌》。从信鸽迷乱到蝴蝶效应,从耗散理论到平行世界,从单向时间到多维空间,从宇宙的膨胀、塌缩到混沌,多梅尔充满耐心地讲解了一遍,以尼莫当实验品,从家庭、爱情到个人生命,一一例证。</p>
<p>这不是一套苍白无趣的文字说教,辗转几个国家的实景拍摄,有虚拟的未来世界和遥远的外太空,有点眼力的观众都能看出《无名先生》把钱烧在了哪里,那些特效还真不是纸糊胶水粘的。至于电影语言基本功,如果留意下镜头的焦点变化、剪辑和转场技巧,多梅尔也没有让人失望,缘于影片的精致而美丽。</p>
<p>如果尼莫的生命是一棵树,无论顺着生还是倒着长,是枝叶还是根须,它终究会入土。这是包含哲理的人类困境,也是一种悲观失望论调。所以有人把《无名先生》当爱情片来看,只取安娜一段,那样做其实也挺不错的。毕竟在一些人看来,在面对生命的时候,爱情可以取代一切。</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5 00: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