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08|回复: 0

新《三国》孙策成“杯具” 观众为沙溢喊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img1.gtimg.com/ent/pics/hv1/181/154/524/34112551.jpg"></p>
<p>沙溢新《三国》剧照</p>
<p>随着万众瞩目的史诗大剧新《三国》的热播,大众对于新版三国的热评也是一潮高过一潮。由沙溢饰演的东吴小霸王孙策却被大众评为此版三国中最具“杯具”色彩的英雄人物之一。</p>
<p>“杯具”之一乃历史人物孙策的英年早逝。孙策,孙坚长子,少居江淮间,英气杰济,颇有声望,几年间,便开拓六郡,招揽大批人才,雄霸江东,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扎实的根基。趁曹袁决战,迎献帝,居大义,以极短的时间评定江东。其攻城拔营的霸王之风,在军事上运筹帷幄的领袖魅力,深得军民拥戴。其平定天下的大志和素质,不亚于曹操、刘备二人。倘使孙策不死,以当时曹操面对袁绍大军,自顾不暇,孙策若从后方袭之,历史当会改写。但因其个性中的轻率武断,最终中了埋伏,被许贡门客所杀,英年早逝,导致其一生的“杯具”色彩。</p>
<p>“杯具”之二,是剧中沙溢版孙策所表现出的一代豪杰铁骨柔情的一面。他将一个无缘见父亲最后一面,甚至无力保护父亲遗体的孙策演得深入人心。他要抚养幼弟,开疆拓土,保护治下的子民。将士的期待,百姓的寄托重压其身,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自责悔恨和不甘,除了用一声长吼来宣泄内心的苦痛外,别无他法。在此种危难时刻他只能让年仅九岁的弟弟亲身涉险,其内心的挣扎,都能在沙溢版孙策眼神中饱含的凝重感和沧桑感得以展现,让观众直呼其表演拿捏到位。</p>
<p>“杯具”之三,是被不少观众戏称为“缩水版”的孙策和“加强版”的孙权。很多观众十余集观后认为新版三国在剧情方面改动太大,很多重要场景编剧只把孙策当成一个漂亮的背景板来设置,戏份很少,而有意突出年仅9岁的弟弟孙权的光芒,让每日坐等孙策重场戏的粉丝们倍感失望,大呼看得不过瘾。有些观众甚至觉得沙溢版孙策大有被刻画成一介莽夫之嫌。一场戏中,孙策得知父亲的尸首被敌人带走,沙溢饰演的孙策悲愤难当、急欲追回父亲时,竟被小弟喝止,劝其以大业为重。让人感到其兄孙策反倒不如9岁小儿辨大事识大体,令观众惊呼“小霸王”几时是如此有勇无谋之辈了?这让沙溢的粉丝们颇为鸣不平,发帖大呼“还我孙伯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纪尚小的孙权却被塑造成了个神童,9岁便能忍辱负重称仇人为“刘伯伯”,并不慌不忙地“一表忠心”,比成人更深的城府显得,很多观众认为过于夸张。</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12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