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65|回复: 0

拜出来的新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随笔晓晓</p>
<p>  不用翻日历,也没日历可翻,单从大人们的忙活劲上,就知道新年快来了。</p>
<p>  眼睛不怎么看见的奶奶急匆匆从木楼上翻出蒸桶,放在河里泡着,然后是妈妈和姐姐用大稻箩抬米洗,再一桶又一桶在锅里蒸,光闻那香味,就饱了。蒸过后是晒,晒得粒与粒之间毫不粘连,而且亮晶晶的,就成了。正月里来人,随便舀上多少,在锅里加点水稍微一热,就是香喷喷的米饭。</p>
<p>  做豆腐是少不了我们帮忙的。山里人家,哪家没有一副石磨?一个专门往磨眼里放泡酥软了的黄豆,两个推磨,我和弟弟虽细小了些,但轮番上阵,还是可以抵挡一阵子的。豆腐皮本不捞的,因为一捞,豆腐就没了筋骨,也就没了嚼头,但我和弟弟的馋相总会让妈妈狠着心捞出那么一点,还有豆浆,还有揭开裹布后成形豆腐的边角碎货,都是我和弟弟大朵快颐的腹中之物。好不过瘾。</p>
<p>  杀猪的屠夫,是腊月里最忙的人物。别看他的杀猪桶脏兮兮地,还一股子腥味,不先提前个十天半个月挂号,你还真抬不来。</p>
<p>  还有熬红苕糖、做糖果、炸圆子、扯千张等等等等,从腊月十五开始,山里农家就全是过年的活计了,一天不空,一天不落,比春耕还准时和紧张。不同的是,这大都是女人的活儿,与男人无关。</p>
<p>  男人的活儿呢,得从正月初一开始。什么活儿?拜年。不知道是传统使然,还是习惯使然,反正正月十五之前的拜年,是与女人无关的。也难怪,都走了,家里来人咋办?除非过了正月十五,女人们才打扮一新,向娘家进发,对于女人而言,好像也只有娘家可以去走走的。</p>
<p>  大年初一上午约莫八九点钟光景,也不用打什么招呼,家在山势最低洼处的便出动了,向地势稍高些的人家(寓意往上走)。孩子在前,大人在后,一户不空,一家不落,挨家拜年了。“大伯新年好哇!”“大妈身体还好吧?”此起彼伏,嘴甜的孩子更是喊个不停,喊声落,糖果花生瓜子到,那口袋早就空空地准备着了,甚至还有手绢时刻备用。每家每户奉给大人的,一律是香烟一根,不管孬好,都接着,耳朵上夹着,嘴里叼着,手里拿着,外加口袋里装着。还有清茶一杯,坐下吃点瓜子糖之类,唠上两句。每到一家,添几个人马,再往上走,队伍越走越庞大,待走到地势最高的人家后,已家家户户拜过年的,直接返回,没拜过年的再一家一家拜下去。无须送礼,无须好酒好菜相待,乐融融的新年气氛和睦乡情已在一个拜字中淋漓尽致。谁家来了亲戚找人作陪那是另外一回事,再忙,也没有不答应的。跟现如今的电视前过年、电话拜年和短信拜年比比,是不是更有新年的气氛?人都见不着,那年能叫拜吗?年味,是拜出来的!</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6 0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