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杨贵妃很单纯吗</p>
<p> 蒙曼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国古代妇女史,她在《百家讲坛》开课时,主要讲的也是武则天、太平公主这两位女性。新书中虽然以唐玄宗为主角,但也提及了不少女性角色。</p>
<p> 李隆基登基前后,与姑姑太平公主恩怨颇多,后者对他早期政治经历影响很大;中年时唐玄宗迷恋武惠妃,后者的死曾令他异常失落,而这也导致了杨玉环的出现。蒙曼在书中对这两个女性角色都做了专题叙述。</p>
<p> 提起唐玄宗,不能避开杨贵妃。对于她,蒙曼的评价比较中性,在杨国忠专权、唐玄宗沉迷后宫等问题上,蒙曼对杨贵妃的影响做了比较理性的分析,认为她“不是红颜祸水,但也绝不是一个贤妃”。类似的人物评价方式也出现在高力士身上,蒙曼对此人的点评,与大众传统的认知大相径庭。</p>
<p> 一堆宰相一台戏</p>
<p>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书中,唱主角的不是唐明皇,而是宰相。几十年中,唐玄宗先后任命了十余位宰相,这些人的出现以及他们的行政能力、人品,影响了唐玄宗一朝的命运走向。</p>
<p> 善于拨乱反正的姚崇、古板坚持原则的宋璟、精通文治的张说和张九龄、排斥异己的李林甫、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宰相形象的更迭,昭示着唐玄宗时代的盛衰。蒙曼用大量笔墨还原了这些人物的历史痕迹,尽力客观评价他们的性格、态度与行事理念。除了杨国忠几乎一无是处外,就连李林甫这样“口蜜腹剑”的人也有执政上的过人之处。这些“人精”在宦海中的出招与斗法,无疑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p>
<p> 揭开盛世崩盘的谜底</p>
<p> 唐玄宗在位几十年,从一个明君变成了昏庸的人,将亲手创建的开元盛世断送,也从此改变唐朝命运,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蒙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p>
<p> 她将其归结为制度和人两个原因。比如在唐玄宗时期,原有的兵役制度给老百姓增加了很多经济负担,战斗力也差,不能满足边防需求,因此政府推行了节度使制度。它解决了唐朝惯有的军力不足问题,却也造成了中央政府无法控制兵权的后果。安禄山的叛乱,以及晚唐最大祸害之一藩镇割据,都肇始于此。</p>
<p> 蒙曼认为,如果制度存在缺陷的话,本来还可以依靠人的智慧来弥补。但开元盛世的成功让唐玄宗自我陶醉,变得骄奢淫逸起来,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政治悲剧。</p>
<p> 在书中,蒙曼将唐玄宗每一个执政阶段所推行的政策以及用人,巧妙融合在了许多故事中,用通俗的常理分析了执政者的施政心态,从而使人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政局的演变过程,将盛世崩盘的原因揭示了出来。</p>
<p> (本组稿件由张玥撰写)</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