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9|回复: 0

规划说变就变 巨额浪费谁来埋单 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浪费现象透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0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www.xycity.cn/upload/2010/01/30/2999_201001301322311zyne.jpg"></p>
<p>面临拆迁的福州祥坂小学全景(资料图)</p>
<p>  看过川剧“变脸”的人,无不为演员精湛的技巧赞叹。在城市建设规划的实际工作中,这一舞台“绝技”有时也会出现:好好的建筑刚完工,就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大型广场刚铺设完,就传来被改建的指令……日前,在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耗资1500万元、投入使用仅三个学期的祥坂小学就不幸沦为城建“变脸”的新道具。有关专家指出,城市建设中随意改变规划,不仅人为缩短了大型建筑项目的寿命,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浪费。</p>
<p>  新校区让位新商区</p>
<p>  1月26日,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祥坂路157号的祥坂小学举行闭学式时,800多名师生接到一张特殊的通知单:“接上级通知,我校全体师生于2010年春季开始,在闽江学院‘春华楼’过渡。”祥坂小学校长孙明龙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学校要去闽江学院过渡,因为要被拆了,让位给政府新规划建设的中央商务区。</p>
<p>  祥坂小学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7年以前,老校舍只是一幢两层小楼,十分破旧。福州市台江区政府出资翻新重建,新的祥坂小学于2008年9月落成使用。</p>
<p>  孙明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栋五层的半“回”形教学综合楼投资了800多万元,全塑胶运动场投资150万元,多媒体多功能教室装备花费了100多万元等,总计投资1500万元左右。他指着教学综合楼南侧的全塑胶运动场说,这个在福州市小学里算是一流的运动场地仅仅使用了半年时间。</p>
<p>  孙明龙回忆,2009年12月,政府曾派工作人员来学校召开过一次座谈会,通知学校因为要建设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学校要做好整体拆迁的准备。“当时,老师们对学校要被拆一点准备都没有,太突然了。”</p>
<p>  记者从福州市政府了解到,祥坂小学处于市政府新规划建设的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的核心位置。按照规划,已于近日正式动工建设的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总用地面积1600多亩,将开发建设一批高档写字楼、公共服务设施等,以提升福州城市的功能和商贸档次。</p>
<p>  福州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1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的整体规划,祥坂小学运动场将作为福建省科技馆和福州市图书馆的工程建设。祥坂小学教学综合楼暂时不会被拆除,将被用作商务区建设指挥办公楼。</p>
<p>  据他介绍,祥坂一带原先属于福州城乡接合部,当时规划的功能定位是住宅片区,所以配套建设了一所小学,即祥坂小学。福州市政府出台新规划,在闽江北岸腾出一个空间建商务区,祥坂一带的区域功能很快将改变。</p>
<p>  政绩性规划要不得</p>
<p>  事实上,像福州市祥坂小学这样建了拆的事例还有很多。</p>
<p>  2009年上半年,南京市有关部门宣布城西干道即将“变脸”的消息,也引起了多方争议。除了“800多棵大树搬家”“私家车可能禁行”等话题外,争议的一个焦点是,一条设计寿命50年的道路何以仅使用了10年,就不得不重修?</p>
<p>  武汉市洪山广场的“故事情节”更为曲折。为给新建的地铁站让路,该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于2008年9月宣布将拆除这座广场。有资料显示,8年前,总占地10.8万平方米的洪山广场改造修复所花费的资金超过1亿元;加上洪山广场1992年的建成开放,这块土地在不到20年内已经历了三次“大折腾”。</p>
<p>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造成规划浪费的主要原因,有长官意志导致的“政绩规划”,有利益驱动导致的“商人规划”,有缺乏法制意识导致的“随意规划”等。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段进教授分析说,城市规划容易出政绩,政绩驱动型的规划难免不科学,由此造成很大的浪费。</p>
<p>  须截断“吃地财政”的利益驱动</p>
<p>  近年来,由于规划变化导致的拆拆建建,不仅使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也给当地政府带来高昂的行政成本。有关专家呼吁通过多重手段完善制度,以割断当前城市规划浪费的根源,标本兼治解决城建规划的顽疾。</p>
<p>  首先,将规划方案市场化,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国内规划设计市场监管缺位、竞争无序的问题。规划部门在对规划强制性指标进行刚性管理的前提下,给予非强制性指标以充分的市场弹性,激励规划设计师发挥创造力。其次,将规划方案通过互联网、专题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收集民意。</p>
<p>  搞好城市规划当务之急必须要有过硬的监督和管理措施,以保证规划不受各种矛盾和权力的冲击。还有专家建议,将规划使用土地实现“从时间到空间”的细分,遏制地方政府“卖地冲动”。将每年可以动用的土地具体到位置、面积和使用方式等,并将拍卖土地金额全部上缴国库,中央财政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综合发展状况,逐年下拨这类资金,以截断地方政府“吃地财政”的利益驱动。</p>
<p>  (据新华社)</p>
<p>【打印】【关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5 10: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