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截至去年年底,襄樊市共有41家“黑诊所”被移交至法院,其中一些已经被法院强制执行(停止非法行医活动、没收药品和医疗器械并进行罚款)。但过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些“黑诊所”死灰复燃,又正常营业起来。</p>
<p> 昨日,有市民反映高新区紫贞路菜市场内有家“黑诊所”。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赶到后发现,因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资格证》,这家“黑诊所”曾在去年年底被襄城区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没想到老板徐某再次无证营业。随后,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暂扣了该诊所药品,并按规定在诊所门口张贴了“取缔非法行医公告”。但是在执法人员准备离开时,徐某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将公告撕下,并揉成一团扔在地上。</p>
<p> 襄樊市每年都开展了整治“黑诊所”的行动,但“黑诊所”缘何屡禁不绝呢?</p>
<p> 不少在“黑诊所”就医的市民称,其实都知道那是“黑诊所”,但就是想图个便宜和方便,比如感冒后在正规医院打针至少需要200元,而在“黑诊所”只要50元就够了。</p>
<p> “据司法解释,受到卫生部门两次行政处罚后,可移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市卫生监督局相关人士表示,但很多“黑诊所”的老板都不在行政处罚书上签字,所以没有办法移交司法机关。而且,各大医院的药品通过层层加价,价格虚高,给收费相对较低的“黑诊所”留下了广阔的市场,这也是“黑诊所”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p>
<p>【打印】【关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