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36|回复: 0

读《战国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3: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img src="http://xfrb.hj.cn/20100128/RB012807_3.jpg"></p>
<p>  邴光力</p>
<p>  “策”,在古代是一种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用来刺激马身,催马奔驰。由此而生“策动”、“策应”、“策士”。“策”字的另一解为筹,是一种计算的工具,由此又引申出“筹策”、“计策”、“策划”等等。</p>
<p>  战国是一个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自由活跃的年代。在此间活跃着的是那些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臣策士们:苏秦逐个说服六国参与合纵,张仪离间齐楚实行连横,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唐雎为安陵君使秦雄辩滔滔而不辱使命等等。他们凭着犀利的口才,说服了君王、显贵和政要,挽狂澜于即倒,其说辞或辨丽横肆、大义凛然,或旁征博引、条理分明,或迂回曲折、玄机深埋,或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而记录这一切的正是彪炳千古的《战国策》。</p>
<p>  战国时代对智能、策划的崇尚以及策士尊贵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构成一种奇观,它标志着人们的初步觉醒。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赤裸裸的武力较量和蛮力相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力的较量。因此,人的价值,智能的价值、策划的价值就不能不受到重视。《战国策》中所收策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重大活动,生动地记载了他们机智善辩的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p>
<p>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秦汉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都受到它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它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的写法,也为汉赋所继承;直至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它的影响。它长于叙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明快流畅,辞采华丽、铺排夸张、气势宏伟。</p>
<p>  阅读这部书可以培养我们公民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由于《战国策》主要是围绕几个大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展开的,所以阅读此书就犹如置身在当时的天下纷争、群雄割据的时代潮流之中,稍微分析一下,你就会很自然地明白各国之间你争我斗的实质——争夺权力和利益。就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土地和人口是各国竞相掠夺的目标,所有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砝码都是这两种东西。以小见大,当今社会,随着各国政府的广泛接触及非政府组织的不断涌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尽管在国际关系领域各国学者观点不一,但国际社会目前仍处于非政府状态及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格局的形成应该是大家的共识。虽然我们不能机械地把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现代社会进行比较,但我们却仍旧可以透过回眸千年的历史陈迹来展望我们的未来。</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襄阳城

GMT+8, 2025-5-24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